美國在全球糧食市場的絕對性優勢不是偶然的,甚至可以說是精心營造的。糧食市場雖然隱蔽,但美國的壟斷力更強,對全球民生危害更甚。美國通過軟硬兼施的辦法逼迫他國開放市場,通過高額補貼使本國農業享受巨大優勢,通過人造的市場波動打垮其他國家糧企,通過轉基因食品建立新的技術高地,從而扼住他國的食道,使別國的糧食安全完全依附於美國的整體戰略。許多國家成為了犧牲品,其農業已經被美國消滅或者吞並,例如墨西哥和菲律賓已經從糧食出口國被美國成功地轉變為糧食進口大國,巴西和阿根廷接受美國轉基因大豆,成了美國糧食戰略的附庸。
此外,在全球糧價節節攀升的背景下,美國於2007年12月通過了《新能源法案》,增加生產燃料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減少了糧食出口。其實,該項政策對美國能源狀況的改善作用甚小,但對全球糧食市場的衝擊力度巨大。作為美國決策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既然如此,卻依然故我,如果不是基於美國的新霸權戰略,又能作何解釋呢?
在以前,糧食作為美國戰略武器的作用沒有全然體現,但在金融危機後,隨著石油、美元等兩大武器的威力減弱,為繼續維護美國利益,並建立其新的霸權優勢,美國正在祭出糧食這一更奪命的法器。然而,全球目前大約15億人每天消費額在1美元以下,其中一半以上是用來購買食物,即使是小幅的糧價上漲對他們來說也是災難性的。當苦難與屈辱超出一定程度,必然會以激烈的形式在許多地方爆發出來,形成對全球安全的挑戰。這真的符合美國利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