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中國的通脹並不是需求因素造成的,比如棉花漲價跟需求有關係嗎?這完全是炒作和投機行為。央行不斷地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通脹形勢還是無法控制。所以,按照現在的思維方式,用傳統經驗和教科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肯定不會有效果。
2011年4月份的經濟數據剛剛公布,食品價格上漲了11.5%,這說明農業產業鏈比較弱,農產品是流通環節,只有把農業抓好了,市場才能有比較好的基礎條件。所以,治理通脹要有針對性,第一要調整農產品的流通環節,第二要調整產業鏈。中國的工業現代化了,農業還沒有實現現代化,我們要從產業鏈上解決問題。中國太重視數量和指標,總是用行政手段來解決問題。
比如,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突破3萬億美元,總是強調數量。實際上,中國的外匯儲備不是數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我們對於外匯儲備的概念已經老化了。應該看到,中國的農業很弱,中國的西部很弱,中國的社會保障體制也很弱,這些都需要投資和建設,我們應該轉變觀念,走出外匯儲備不能用在國內的誤區。
趙可金:用匯率解決通脹是飲鴆止渴
趙可金,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咨詢專家,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美國國會東西方中心“未來領導者”項目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