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和平崛起復興,中山先生在天之靈應該欣慰。 |
中評社╱題:由政治學眼光註釋辛亥革命的啟示及對後世的意義,作者:熊玠(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導言
辛亥革命(1911)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意義至為重大的轉捩點。一般論者均知其重要性在於終止了幾千年來的帝王統治制度、帶來了一個劃時代的現代政體。個人認為辛亥革命的意義遠不止此。從政治學的眼光來看,檢驗辛亥革命的前因後果以及滿清一代的背景,可讓我們對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有一個更深一層的認識。
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西方勢力集體入侵的進犯與蹂躪,正值十九世紀清朝在經過近兩百年盛世之後而轉趨衰頹之際。一時內憂(回亂、稔匪、太平之亂)再加外患層出無窮。但清庭在面臨燃眉之急卻因種種原因(包括慈禧太后之蠻橫跋扈,但並不只此)而墨守成規,無法革新以自拔。然,朝野憂國圖存的努力,可劃歸為四大運動或方案。先後分別為(1)自強運動(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體用”倡議);(2)改制(康梁變法)(3)緩和性民族主義(立憲派)方案;(4)革命性民族主義運動(即革命運動)。當時主張與追求革命者,以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成員為主(在1911年也有部份立憲派參加)。他們在1906至1910年間發動了為求推翻滿清的九次武裝起義,均告失敗。但在1911年第十次起義,成功地奪取了武昌,然後各省先後宣告獨立。清庭命袁世凱應變調停無功、見大勢已去乃宣佈遜位。從此中國帝制朝代更替的歷史,劃上永遠的修止符。是之為辛亥革命。
如果歷史不可切斷而有其自己延綿發展之邏輯的話,那麼辛亥革命既是歷史的產物,又是為中國之未來鋪下了必然的途徑。
以下,我們要探討兩件事項。(1)清廷遲遲未能改革,究竟為何道理?我們更可以由此體察清庭遺風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包括為何某些受過西方教育的精英以後要否定傳統中國文化。(2)“民族主義”於清末因中國飽受帝國主義欺淩而抬頭騰飛後,其長遠意義及所起之作用為何?
辛亥革命前的滿清政治情況
(一)中國在清朝的政治結構情況。由於滿清是以一個少數民族征服了漢族的多數民族而成立,在1644年建立了清朝以後,長時期擔心漢人造反,故而採取了某些特殊措施。譬如全國遍佈八旗軍,駐紮險要重鎮;形同一個“衛戍政體”(garrison state)。政府設立督撫制度,雖曰滿漢共治,實則用滿人任總督以監控漢人之巡撫與州縣以及整個官僚體系(包括軍勇)。地方如有戰亂,朝廷則派欽差大臣(代表清帝)督導地方督撫應急,以確保地方官員絕對效忠於皇上。官宦之途並設迴避制,即任何人不得回歸自己省籍擔任父母官(譬如江西人不可回江西作縣令),以防私相授受。為了廣為防範漢人謀反,清庭鼓勵讀書人攢營章句小楷、講究八股文章;並以琴棋書畫打發其多餘時間等等。清庭對漢族讀書人不放心,可從清初文字獄纍纍中看出。
(二)人文現狀。滿清一朝於1644年建立之初,中國人口僅及半億(1650年代);至1840年人口已增加八倍,達四億之多。漢人雖然可賴科舉仕途昇遷,但滿人的王爺貝勒,實為永遠的世襲統治階級;其人數之多,遠超過前此任何朝代的王室。無形背逆了歷來開科取士促成社會昇遷的精神。
(三)滿人入關之初,王族嚴然形同僧侶,紀律嚴明。殆至乾隆時期,已贓賄大獄累出無窮。和珅二十年宰相所聚斂財產八萬萬兩,超過了國庫歲入十年的總額。貪贓腐敗之風並沒有因為和珅被嘉慶皇帝處死而中斷。
(四)清廷在十九世紀面臨內憂外患之際,其延續自己之慾望遠超過革新中國之需要。何況在洪楊之亂後,更有理由拒絕革新以求自存(見下)。
洪楊之亂對清廷所起的震撼與後果
洪楊之亂(1850-1864),可說是奠定了滿清覆滅的基礎和預期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以下幾點,值得一提:
(1)八旗綠營相繼廢馳,已無法對付洪楊之亂。欽差大臣制度也已失去其作用。看來半壁江山已告失落。清廷不得不起用諸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臣,率領自己家鄉之子弟兵(湘軍、淮軍等)應戰,終將叛亂平覆。自此,漢人之權勢大增,督撫地方軍抬頭。亦造成軍隊私有制之殷始。洪楊之亂以前,清廷所設總督八人中,滿人佔2/3;漢人僅佔1/3。巡撫18人中,漢人佔2/3。但在洪楊之亂後,漢人佔總督之2/3;佔巡撫之90%。中央政府原先滿漢2比1之比率也已推翻。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開始拜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