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人追捧空軍上校戴旭,卻獨獨忘了戴旭告誡大家的,要警惕西方將中國肢解為七大塊的陰謀。如果最終未能完成大國的崛起,而被人肢解的話,還能保住任何一個小小的島礁嗎?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才是既有血性又有理性的中國軍人的隱憂。
退一步說,即使現在不得不動武,或者說出現了動武的良機,難道就沒有別的更巧妙的方式嗎?想想美國人在格林納達、科索沃是怎麼幹的吧,再想想美國人用精確制導炸彈“誤炸”中國大使館的玄機,這些應對我們有所啟發。
雖然我是軍人,我信奉“軍人天生為戰勝”這句話,但我仍然確信,動武永遠是爭取國家利益的最後選項。特別是在南海這片各種利益訴求複雜交織的地域,更是如此。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南海風平浪靜。那時候這地方還沒發現大的能源儲藏量。上世紀60年代末發現能源,70年代開始被關注。但當時各國第一沒有資源需求,第二沒有開採能力,所以大家相安無事。現在能源越來越被各國當作崛起的關鍵要素,看著南海的油氣資源,人人都在眼紅,是不是自己的都想插一手。中東是誰的?不是也人人都在那裡插手嗎?
過去我們在深海開採石油技術上一直不過關,去年過關了。我們有能力在3500米水深的地方鑽探石油了。可是,當你有了這個技術的時候,別人已經借助西方的公司和技術,在這裡打下了上千口油井。我覺得中國和越南的衝突從根本上不是意識形態原因,而是利益。為了利益,可以打仗,也可以坐下來談。互相討價還價。但我們必須讓對方明白(不管是越南還是菲律賓,或者別的什麼國家),共同開發尚可以利益均沾,如果非要把中國逼到墻角,他們將雞飛蛋打,什麼也得不到。這一點,不光要靠軍演來傳達,在談判桌上,也必須向各方講清楚,哪怕發出最後通牒。當然,最後通牒有沒有效果,還要看軍隊這張底牌硬不硬。你硬,他就可能坐下來跟你談,你不硬,誰也不會理睬你。關鍵在於你如何傳遞“硬”的信號。這需要政治智慧。(作者為空軍少將:喬良 來源: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