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日本的外交走向
災後日本外交,我覺得首先從安全面上,日本的對外政策,可能會更趨於內斂和保守。在安全方面,他更多的還是拉美國,就是依靠美國。最近,我們也注意到了,就是在圍繞普天間基地問題上,日本政府表現的還是比較積極的。原來日本對這塊還是比較死板,不肯鬆動,通過這次地震災害之後,日本還是想拉住美國,或者是穩住日美關係。
王屏:我插一句,前兩天日本防衛大臣送美國救援部隊回國時有一個講話說,通過這次美國的救助行動,讓日本真正認識到日美同盟關係的重要性。
王珊:所以這就看出日本在安全層面上,可能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還是依賴於日美同盟。那麼在經濟上,剛才老師們也都講了,很可能要倚重中國,我覺得還是採取“兩面下注”的手法。一方面,這次大災難之後,日本的一些產業,遭到了一些損害,有些學者也預測,日本很可能通過這次地震,要加速產業向外轉移,尤其像一些製造業,包括一些核心的技術領域,要向海外移植。再有一個,屬於日本在一些傳統的產業領域,比方說像一些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或者一些集成電路方面,就是這些電子類的產業,中日合作的空間,可能會有所增大。
這個月底下旬,溫總理要赴日本參加中日韓首腦峰會,日本對這次會議期待還是頗高的。包括一些右翼學者、右翼團體,對中國表現出來這種感同身受,或者大愛無疆這樣一種做法,以及中國各界給日本無私的援助,使右翼勢力也感受到中國人的大度、友善,他們也沉寂了好一陣子。日本的產業界對中國的期待還是蠻高的,他們還是比較現實的,希望通過中日領導人會面的機會,更進一步深化中日經貿合作。當然,我覺得看待中日關係,還是從兩個方面。剛才老師們也都提到,就是中日關係最近互訪比較熱,包括鳩山訪華受到習副主席接見。我個人的感覺,中日關係中的這些積極因素在上升,但是這些積極的因素都是屬於應景性的,或者說是功能性的。而中日關係中的戰略層次,或者全局性的因素,並沒有改變。比如,4月初的時候,日本又再炒作海監的飛機,接近它的船隻,宣傳中國飛機搞一些危險的動作;另外最近日本、印度、美國又搞戰略層次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