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當地審計公司來審計外國公司在美國審計業是很常見的。”約翰介紹,但對於摩西丁在審計維康的第一年卻不去現場,約翰也表示很吃驚:“像這樣一家上市頭一年的外國公司,首席審計師又是頭一次審計的話,一般來說首席審計師是要去客戶現場察看的,否則風險太大了!”
摩西丁將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推向絕境。在被SEC立案調查的美國會計師事務所中,截至2010年6月底,GPKM、飛騰、柯邦寧擁有在美上市中國企業客戶數分別為11家、11家和10家。而“四大會”中排名最末的安永也僅擁有14個客戶。
根據美國法律,如果SEC對維康財務造假的調查最終在法律上成立,摩西丁將可能被停業。美國法律規定,上市公司對財報造假,負責審計的事務所將承擔責任,輕至被法庭警告下不為例,重至吊銷審計師從業執照和對事務所罰款。2005年著名的安然財務造假案就使其審計公司安達信巨額賠償而導致破產。SEC新聞官海尼告訴記者,其無權評判維康財務造假案會給摩西丁和他的事務所帶來多少損失,但是他向記者引用了去年的一樁類似的外國公司財務造假案。該案涉及的審計師被法庭處於停職5年和賠償26萬美元的判決。
記者發現美國的審計制度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完善。根據海尼的說法,SEC財務審計只需要確保上市公司能夠提交經由符合資質的會計公司審計的年報。“我們的要求是:會計公司核對財務信息(certify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但是這是會計師事務所自己的事情,如果它們願意找承包商,那是可以的。”
也許正是這種“承包商制度”和SEC相對寬鬆的監管措施,才導致了目前沽空行動所帶來的多方俱損的局面。顯然,SEC也意識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這種局面的形成,開始立案調查。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去美國上市,如何確保跨國審計的真實性成了美國會計師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審計的特質就是總在追隨商業發展的步伐,審計全球化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約翰告訴記者。
記者隨後聯繫了美國OTCBB(該市場是本次沽空戰爭的發源地和重災區)的首要監管機構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希望尋找到沽空目標的具體數量。這家美國最大的監管美國從業證券公司的獨立機構表示,他們目前無法統計這類公司的數目。“因為存在著大量的經營地在中國,但是注册地在美國的公司(這也是反向收購的特點),所以無法統計。”金融業監管局的發言人佩隆(Herb Perone)向記者解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