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今天在台灣旺報發表文章說,高鐵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以下意義:
第一,透過為社會提供更快、運量更大的運輸方式,服務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第二,透過提供在成本、能耗、舒適性、安全等方面更有優勢的交通方式,引發全社會交通運輸體系革命,全面提高交通運輸體系效率。
第三,透過改進交通運輸體系,帶動中國產業優化布局和升級,讓內地廣大地區能夠承接產業轉移機遇。而這種產業轉移又將極大改善中國國民福利,因為若能在家鄉就近找到待遇合理的工作,目前千百萬異地打工仔就無需付出家庭分離代價,留守老人兒童、賣淫等問題都會減輕很多。
第四,從高速列車本身到高鐵工程建造、高鐵通信、高鐵軌道設備、高鐵電氣化設備、車輛和鐵軌維護等,高鐵系統製造本身產業鏈很長,能夠帶動中國製造業和工程建築業水平大提升。高鐵票價的確高於綠皮車,但離開產業發展去侈談什麼“民生”是十足的廢話,因為最大的民生不是施捨,而是為國民創造體面收入就業機會,而只有發展先進製造業及相關服務業,並占據世界前沿,國民才有可能贏得可持續的體面收入就業機會。
第五,依靠全世界速度最快、技術水平最高、建設成本最低、運營和建設里程最長等優勢,中國高鐵可望贏得廣闊的海外市場,有力地促進出口結構升級。高鐵工程、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相結合,又能夠大大提高中國在全球產業體系中的地位和“中國製造”形象。
第六,通過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高鐵網,中國的國際戰略地位將大大改善。
自從劉志軍落馬之後,對高鐵的種種非議就鋪天蓋地。但這些沒有任何專業知識支持的非議果真有理?“高鐵超前”!可是,高鐵超前是應該的,不超前那才是犯罪。如果一開通馬上就陷入持續、嚴重的滿員和超載,那說明設計運輸能力嚴重低估,是嚴重決策失誤,損失比貪污大千百倍,因為這不僅耽誤發展時機,而且在新建成線路上再擴建的成本比完全新建高得多。正因為如此,我對高鐵降速持強烈保留意見,即使暫時降速運行,高鐵線路建設也必須按照劉志軍確定的350公里乃至400公里以上時速標準建設,絕不能按250公里時速標準建設,以免日後無法提速。
“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並不是中國不應該開發全世界最快高鐵的理由,因為超越舊技術、直接採用最新技術,這本來就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後發優勢。限制發展中國家充分發揮這一後發優勢的瓶頸在於資金和人才缺口,既然目前中國已經突破了這兩個缺口,那麼中國為什麼不充分發掘這種後發優勢?
圍繞高鐵的爭議,有些是出於無知;有些是出於思維片面;有些是出於惡意攻擊誹謗。在口水橫飛之時,中國將邁出前進的堅實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