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度看似“十分混亂”的民主制度,中國人也逐漸意識到它自有其規律。在馬加力教授的著作《崛起中的巨象》裡,觀察了2009年印度大選:選舉持續了一個月,7.14億印度選民冒著40℃的高溫投票,1000多個政黨參選。有600萬工作人員為選舉提供服務—它並沒有亂成一團,反而進行得越來越好。北京大學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薑景奎教授認為:“印度的政治是穩定的,其根本在於它有民主制度。”正是這個制度,保證了一個有數億神祇、23種官方語言和11億人口的國家20多年持續發展,而且早在1947年獨立之後,就歷史性地消除了本國的饑荒問題。這個制度並非在印度憑空產生。B.辛格先生認為,英國人留下的民主制度、文官制度以及英語,是印度至今維持穩定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有一個例子讓人頗感意外:1965年,印度南方因為語言問題發生騷亂。當地人寧可使用英語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也不肯承認印地語的官方語言地位,並聲稱要脫離印度。最後解決問題的方式,竟是延長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時限,這次分裂危機就此暫時渡過。雖然英語是一種“外來語”,殖民史也已經過去很久,但它依然能在印度政治中起到粘合劑的作用。
當然,印度人也要忍受民主的軟肋和弱勢政府的表現。《印度斯坦時報》駐華記者帕蒂爾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了一個笑話:“新德里和北京都是堵車嚴重的國家首都。北京堵車是因為汽車過多,而新德里堵車卻是因為示威遊行的民眾太多。”1989年到1999年期間,印度的政壇動蕩導致9次政府更迭。自1990年代起,因為印度教教派主義運動的興起,一度引發了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官僚機構效率低下,令外來者難以忍受。但印度人依舊為民主制度感到驕傲,不願為了效率將其犧牲。1970年代,當英迪拉.甘地試圖建立國大黨的威權專制時,她被選民所拋棄,直到她改變選舉方針,才在1980年重新當選印度總理。
當中國人朝印度走近些,他們的看法自然就會分化。2011年,北京大學的學生做了一個調查—“中印青年對對方國家的看法”,據薑景奎教授告訴記者,北大和印度德里大學的受調查者當中,都有“百分之十幾”的人認為兩國互為競爭對手。另外一所中國大學西安交大的被調查者當中,卻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認為印度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在同一個國家裡,對外國的認知也是有差別的。如何看印度,是一個視角取舍的問題。”薑景奎教授總結說。他認為,不能用別人的尺度來衡量中印關係,中國現在對於印度的認識,“建立於西方認知的基礎之上”:以所謂中印之爭是“龍象之爭”為例,其實印度人崇拜的偶像是孟加拉虎,“大象”這個象徵是西方世界加給它的,歸根結底,“龍象之爭”是部分英語精英提出的,但在普遍意義上,這不為印度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