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政部就慈善組織透明制度等公開徵求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8 16:41:49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民政部8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並公開徵求意見。《綱要》稱,“十二五”時期,中國慈善事業發展面臨十分有利的環境。

  民政部日前起草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2011-2015年)》。為保證《綱要》的科學性和指導性,現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7月13日24時。意見可在民政部網站“留言咨詢”、“民政論壇”欄目中提出,或直接發送郵件至wp@mca.gov.cn 。

《綱要》全文如下:

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2011—2015年)

(徵求意見稿)

  慈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慈善事業,對於新形勢下調節利益分配、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增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社會責任意識,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為指導、規範和促進“十二五”時期我國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制定本綱要。

一、“十一五”時期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回顧與“十二五”時期面臨形勢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黨的十七大確立了慈善事業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補充作用,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慈善事業發展的指導扶持力度,慈善事業組織體系進一步健全、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發展環境逐步改善,全社會參與慈善活動的意識不斷增強,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事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法規政策進一步健全。《慈善事業法(草案)》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已納入國家立法計劃;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提高了企業捐贈的稅前扣除比例,公益性社會組織捐贈稅前扣除資格認定更加明晰。江蘇省、湖南省等地方政府先後出台慈善事業促進發展和社會募捐管理的法規,帶動了各地慈善立法進展,進一步規範和促進了慈善事業發展。

  社會捐贈數額大幅攀升。2006年社會捐贈總額首次突破100億元,2010年達到700多億元,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 2008年年初的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及汶川地震等引發捐贈熱潮,社會捐贈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創歷史之最,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公益慈善組織快速發展。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册的各類社會組織數量由2005年底的31萬個增加到44萬個,其中,基金會數量從975個增加到2168個,許多社會組織將公益慈善作為其服務宗旨。全國已建立3.1萬個經常性社會捐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初步形成了多種類型、分工協作的社會捐贈網絡。公益慈善組織已成為吸納就業、服務社會的重要平台。

  志願服務活動廣泛開展。截至2010年底,全國累計已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7個副省級城市相繼頒布實施了志願服務地方性法規;志願服務組織大量湧現,隊伍不斷壯大,志願精神深入人心。2008年我國志願者人數超過1億人,服務時間約20億小時。上百萬志願者參加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賽事的服務工作,幾百萬志願者活躍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各個角落,向世人展示了志願者良好風貌。

  慈善理論研究與宣傳普及工作進一步加強。開展了對慈善事業的地位、作用、發展規律、推進措施等重大問題的研究,形成了專門的慈善研究機構和研究隊伍。表彰和宣傳了一大批“中華慈善獎”獲得者和先進慈善人物,促進了慈善文化的普及。各地創建了形式多樣的慈善日、慈善活動周等平台,舉辦了大量慈善活動,加大慈善宣傳力度,擴大了慈善的社會影響與人們的參與度。

  慈善事業服務和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三定”方案,民政部成立了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部分基層民政部門相繼明確了慈善事業促進發展的職能部門,各級慈善事業管理隊伍逐步建立。各地採取支持公益慈善組織在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建設公益慈善組織孵化器、推進公益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加強資金支持和項目扶持、創新慈善募捐載體等多種機制與方式,加強了對慈善事業發展的服務與管理。

  五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積累了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有益經驗,形成了“十二五”時期加快推進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慈善事業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慈善捐贈總量與人均捐贈數量仍相對較少,慈善法規政策與慈善事業發展要求仍不相適應,慈善組織自身能力與承擔的社會責任仍不相適應,慈善事業專業人才與慈善組織發展需求仍不相適應。加快發展慈善事業,是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的重要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