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財政赤字來刺激增長的凱恩斯主義在危機後全面回歸。歐美政府試圖通過擴大資產負債表和向金融、居民和企業部門提供經濟刺激來減輕財富縮水的衝擊,控制去杠杆化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轉移至政府,主權債務和財政赤字成為困擾發達國家的普遍性難題。發達國家的財政赤字水平較危機前均有大幅提高,負債水平普遍比危機前的2007年提高了15%—20%。在經濟增長難以趕上債務增長的今天,削減債務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無法回避的選擇。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疲弱的消費需求嚴重制約了發達國家的復甦進度,其家庭資產負債表遭受嚴重損害,居民消費總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資產的去杠杆化嚴重影響了這些國家傳統的負債型消費模式。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目前進行儲蓄的美國人數量是經濟衰退前的兩倍多。這與大蕭條時期很相似,美國建立在杠杆基礎上的消費模式將面臨持續調整。就歐洲而言,儘管居民負債率低於美國,儲蓄率高於美國,但歐元區部分國家已經通過緊縮財政預算、降低社會福利、增加稅負等措施啟動財政緊縮周期。這將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進一步制約居民消費能力。
由於短期內缺乏新興技術和產業變革的提振,目前發達國家的資本回報率普遍大幅下降,多數發達國家的利率水平也已降至極限。資本回報率的下降和龐大的政府、民間債務負擔,使企業和居民擴張信用的需求疲弱。在此基礎上,歐美發達國家很可能會陷入日本式的“流動性陷阱”,面臨市場化貨幣工具失效、財政擴張受約束、經濟增速放緩並長期低迷的威脅。從這個角度看,全球去杠杆化帶來的將是一個漫長的大調整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