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億:如何籌得又如何回收成本
“為何遲遲不公布遇難者名單?不是已經實名制了嗎?所有乘客信息既然已經存檔,公布名單有什麼難的?”
這是在7.23事件中,所有疑問中最普通的一個。但可能此問題真的將沒有答案。據報道,“火車票實名制”這一數據的保存並不在鐵道部,也就是說,儘管乘客信息悉數打印在車票上,但這些信息並未在鐵道部存檔。
有趣的是,當初鐵道部推行實名制,其目的除了在於將先進技術引入鐵路管理系統,更在於解決長期以來一票難求的困境。事實上多年中國高鐵的狂奔,其原動力亦是讓中國人的出行更加方便。
長期以來,中國高鐵與技術引進之間的矛盾還有不少:在京滬高速鐵路的技術比選過程中,雖然多少年過去了,不論是輪軌技術、磁懸浮技術。電氣化技術,中國自己的技術一直缺位,更不要說實現技術跨越。事實上,即使在後來的技術引進過程中,中國高鐵建設所體現出來的好大喜功,搶快蠻上,也成為如今7.23悲劇的伏筆之一。據此前媒體報道,京滬高鐵工程原定2008年1月份開工,工期5年,預計2013年完工,後來完工時間提前到2012年,後調整到2011年下半年,後又直接提前到6月份……
事實上,在業界,“京滬高速鐵路要用中國自己的技術”的聲音並未停止。一位專業人士認為,“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鐵路,是中國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一環。決策者所需要考慮的,不應該僅僅是純技術或該系統本身的效益問題,而是國家整體戰略問題。”
但最終中國高速鐵路沒有考慮完全依靠中國自己的技術。據知情人士分析,原因在於,“鐵道部急於上京滬高速鐵路項目,引進技術是最便捷快速的方式。”何祚庥甚至認為,這裡不排除有“各國技術的代理人。”
且不論此論究竟有無事實依據,但到底——還是錢的問題。即使前任鐵道部長劉志軍確立的高鐵“市場換技術”思路本身具有極大的爭議,但在如何解決錢的問題上卻著實有一番考量:從立項到運行幾年間,高鐵預算一變在變,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填補資金缺位的窟窿?以技術換市場,不失為權宜之計。
根據1994年時任鐵道部總工程師沈之介提供的方案,京滬高鐵的預算為523億元。而在此後的報批方案中,鐵道部將總投資上調至1300億元。之後,京滬高鐵的投資預算一直處於上升趨勢。2007年10月8日,預算最終被敲定。國家發改委宣布京滬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務院批覆,其總投資為2209.4億元。京滬高鐵也成為歷史上僅次於三峽項目的第二大投資項目。
2008年4萬億元人民幣的救市資金中,作為基礎建設的高鐵更成為投入的重點。但直到今年6月京滬高鐵通車前夕,鐵道部表示“最終實際概算正在清理之中”。而關於如何籌到2209億資金,又如何回收2209億成本?這一問題尚未得到答案,鐵道部便內部地震,劉志軍下馬,盛光祖上台,京滬高鐵上線故障不斷,不久便遭遇7.23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