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市場主席李晶(網路圖片) |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市場中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對於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也日益加劇,如果美國或歐洲出現二次探底,中國應採取哪些政策措施?在2008年至2009年的經濟低迷期間,中國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隨著經濟刺激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實施,中國在2009年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50%。中國經濟增長對於貿易貢獻的依賴程度已逐漸降低,而中國出口中面向美國和歐元區的比例也在不斷下降。
《金融時報》中文網今日刊登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市場主席李晶的分析文章稱,中國2008年刺激方案中的許多投資項目,此前已規劃了一段時間,只是為了應對外部經濟低迷而提前實施。現有的財政政策舉措已經具有刺激作用。
根據“十二五規劃”,中國將在未來五年中投入7萬億元,用於城市公共設施建設。隨著二次探底的風險加大,中央政府最有可能專註於確保目前現有投資項目有充足的資金,然後才會考慮實施第二輪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
當前政策制定者關註的焦點,在於遏制與地方政府債務和失衡的房地產市場相關的種種風險,而這兩個問題,都因為上一輪經濟刺激舉措而有所加劇。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以上情形的可能性極大。
第二輪大規模刺激措施會推升上述風險,加劇政府試圖在“十二五”期間遏制的多種失衡問題。上月中國東部地區發生動車追尾事故以來,官方似乎也在重新思考中國基礎設施發展的步伐問題。
由於中國財政方面的操作空間多少受到了局限,要應對以上某些挑戰,更具建設性的途徑是加速旨在刺激國內消費的改革。
文章表示,中國已經推出了許多旨在促進消費的舉措,其中包括採取措施提高廉價住房供應量,開展醫療改革、使得基本服務和藥物更容易獲得,以及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以上種種舉措,連同其他做法,將釋放出更大比例的可支配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