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玉裳女士在給記者介紹她的最新研究成果。 |
潘宣輝說,目前,他們搜集到的孫中山親筆書寫的“博愛”的橫幅已有三幅,其中一幅正在新加坡集郵館展出,另外兩幅將在今年10月晚晴園重新開展後展出。從去年開始,他們分赴世界各地,與研究辛亥革命的學者以及相關家族的後人建立了廣泛聯繫,同時也搜集到了一些文物。在澳大利亞,他們找到了當年晚晴園的主人張永福的大女兒,這位1914年出生的老人仍清楚記得當年隨其父從香港到汕頭乘坐的輪船船號。在美國舊金山,他們找到了已經87歲的張永福的二女兒。所有這些口述實錄的資料將會向參觀者和研究者開放。他們還搜集到了同盟會新加坡分會第一任會長陳楚楠用過的懷表,印章等。其中最為珍貴的是當年在香港出版的張永福在1933年寫的回憶錄。潘宣輝說,將於10月重新開館的布展,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根據回憶錄來安排的,力求呈現當時的原貌。“希望能把我們紀念館建成東南亞的辛亥革命研究中心。”潘宣輝館長對記者表示。
在曼谷,記者在採訪中也有新發現。根據史料記載,孫中山曾在1907和1908年兩次到過泰國。但記者採訪的泰國中華總商會的副秘書長陳紹揚說,孫中山在1903年夏天就化名“杜嘉諾”醫生秘密來到曼谷。去年在曼谷印制的《泰國中華會館跨百首刊紀念》裡收集的資料表明,孫中山此行目的是為了推動華僑參加革命。來到曼谷後,孫中山結識暹羅(泰國的舊稱)以反清為宗旨的民間團體洪門天地會的僑領蕭佛成,動員他們團結僑胞,支持革命。孫中山在蕭亮安的火鋸廠和陳美堂的大安堂藥行住了一個多月。陳美堂的孫子59歲的甲軒,至今仍保存著一張孫中山出任大總統期間(穿著禮服)的像,上有孫中山親書“美堂同志惠存”。陳紹揚還說:陳美堂1936年去世,當時僑界的200多領袖參加了葬禮,實屬罕見,據一些參加過葬禮的僑領後人回憶,他們在那次葬禮上談到了孫中山1903年的泰國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