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青蒿素發現者曾存爭議
“文革”期間,有幾年相當大量的科學刊物完全停刊。無論是論文還是報刊上的文章,有段時間幾乎都不標明作者,特別是個人作者,要麼不標作者、要麼用集體作者(如“青蒿素協作組”、“胰島素合作組”)。不標明作者對以後確定科研工作的功勞帶來較大困難,這也是青蒿素成就歸屬有爭論的原因之一。
同時,北京的青蒿素、山東的黃花蒿素和雲南的黃蒿素初步被認為是相同的藥物,三個地方誰先發現青蒿素引起爭議。當年參與“5.23”任務的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毓林2009年發表文章“青蒿素—————歷史和現實的啟示”一文中強調“青蒿素的發現是團隊協作的成果”。
媒體採訪屠呦呦問及“到底是誰發現了青蒿素”時,她本人表示,看《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一書就知道。該書的序言(三)中,表述為屠呦呦是青蒿素的第一發明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是青蒿素的第一發明單位。
成就
失敗190多次後 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從中藥黃花蒿中提取的一種抗瘧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調節功能。
上世紀60年代初,全球瘧疾疫情難以控制。此時正值美越交戰,美國政府稱,1967—1970年,在越美軍因瘧疾減員80萬人,瘧疾同樣困擾越軍。美國不惜投入,篩選出20多萬種化合物,最終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瘧新藥。越南則求助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