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權的弱化給非法宗教組織的滲透提供了方便。近幾年,一個叫“門徒會”的非法宗教組織在涼山彝族地區群眾中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據雷波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前兩年,雷波縣破獲的一起非法宗教組織的案件中,竟然發現“門徒會”擬定了一份所謂的“政權名單”,上面赫然列著一旦推翻現政權,擬出任從縣長到省長各職務的人員名單。
民生建設欠賬太多
多位在涼山州任職的漢族、彝族幹部反映,儘管在中央的關心下,涼山彝族地區所獲扶貧力度在不斷加大,各項民生建設也不斷推進,但受限於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醫療、教育、交通、水利、電力等公共服務能力仍然很弱。
雷波縣49個鄉鎮雖然都建立起了教育、醫療機構,但有效服務能力卻很脆弱。雷波縣教育局局長李光富介紹說,有的村作案的年輕人,少年時代幾乎沒有受過教育。雷波縣很多地方沒有辦法實行規模辦學,這使得教育資金投入分散,教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基礎很差。
到2011年7月底,全縣還有473名代課老師,最高學歷是初中畢業,其中10%甚至是小學畢業。在元寶山鄉、拉咪鄉、大岩洞鄉的一些村子了解到,很多十四五歲的孩子在讀完小學二年級之後,就沒有再讀書了。主要原因是小學三年級之後要到鄉裡的中心小學讀書,來回步行要走四五個小時的山路。
在醫療方面,雖然每個鄉都有醫院,但配備的醫生往往不懂彝語,還要另外配備彝語翻譯。
由於當地基礎設施嚴重滯後,一些鄉鎮至今還沒有通上電。在雷波縣採訪時,在崎嶇山路上遇到了大岩洞鄉南家灣村村民陳幾格。由於不通電,這個只讀過小學二年級的男孩和哥哥一起,牽著三匹馬背著六大口袋玉米趕到山腳下通電的地方去磨玉米面,往返需要7個多小時。他的三個兄弟姐妹沒有進過一天課堂,不會說普通話。
蔣若楓說,雷波縣委、縣政府對造成這種局面的多種原因作了反思,一些沒有考慮到彝區特殊地理環境、文化習俗和經濟狀況的“一刀切”政策,加劇了這種狀況。他說,如按照人口數量進行鄉鎮調整和編制公職人員配備,根本不適應彝區山高路遠、居住分散的現實;全省統一招考警察、教師、醫生的體制,也沒有考慮到彝區真正需要的是懂彝語、知彝風的公職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