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傅瑩:怎樣向西方講中國人的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3 16:56:05  


 
  不過,傅瑩告訴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聽眾們,接受採訪時,她也會感到緊張。尤其是坐在電視演播室接受採訪時,她覺得,燈光之下,對方唇槍舌劍的採訪,智力能發揮到70%就不錯了。

  “記者的訴求是要難倒你,不要生氣,這是他的職業。”傅瑩說,接受採訪是有風險的,但要表達你自己,就得冒這個險。

  對外宣傳不能只說好的,要有平和心態和平常語態 

  在接受《明鏡》採訪時,傅瑩並沒有完全說服她的德國聽眾們。儘管承認這是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水平的觀點交換”,前來採訪的蘇珊娜同時也說,“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所有事情上都達成了共識”。

  在德國《明星》雜誌做了8年駐華記者的亞德里安‧蓋格斯也不同意傅瑩在採訪中表達的很多觀點。不過,對這個中國通來說,傅瑩接受採訪本身就意味著突破。“據我的瞭解,許多中國官員還是很怕媒體採訪,要不就說幾句,要不就是官話套話,盡量避免直接回答問題。” 

  有熟悉傅瑩的人士透露,作為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在國內盡量保持低調,極少接受國內媒體的採訪。

  但面對國外聽眾和讀者時,傅瑩卻顯得很主動,也不避諱一些有爭議的話題。9月17日,在回答一個學生提問時,她表示,關於對外宣傳,傅瑩表示“要實話實說”,甚至問題也要說,不能只說好的,卻把問題關起門來解決。

  在擔任駐英大使期間,她曾多次在當地報紙上撰文,對西方批評中國的觀點作出回應。一個例子是,2009年,“英國偶像”劇組入駐中國大使官邸社區,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太陽報》報道稱,這一舉動遭到了中國大使館抗議。此事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傅瑩便在《太陽報》上發表文章,宣稱自己“也喜歡看這個節目”,並對幾個流行的選手進行了點評。

  “和媒體交鋒,觀眾才是最終的決定者。”傅瑩說,即使把對方狠狠批一頓,佔了上風也沒有用,因為最終要看觀眾是否站在你這邊,贊同你的說法。

  2008年4月,北京奧運會火炬在倫敦、巴黎等地傳遞時,遭到當地抗議者的阻撓。4月13日,傅瑩在英國《星期日電訊報》上發表《西方是否在妖魔化中國》的文章。“世界曾等待中國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國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認識中國。”她寫道,“希望西方國家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努力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更多地瞭解真正的中國。” 

  2011年,傅瑩將自己在擔任駐外大使期間的演講和文章結集,以《在彼處——大使演講錄》的名字由外研社出版。在書中,她回憶稱,在發表這篇文章前,她主動到英國各家媒體交涉。對方派出總編甚至董事長出面辯論,到最後,對方都會問:為什麼中國方面不提供報道信息?在與《星期日電訊報》座談時,她表示願意為報紙寫篇文章,對方立即同意。

  這篇文章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贊同,也有人批評。但傅瑩說,這件事讓她認識到“應及時有效地傳遞中國的信息”。

  傅瑩說,她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關於中國人的事,中國人應該怎麼講?在《大使演講錄》的前言里,她寫道:“我們更需要主動地介紹自己,尤其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和平常的語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