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不能跟著企業走
據這份意見寫到,本地的專家們當時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新不如舊“實在令他們困惑不解”。
比如當時他們就指出新《酸牛乳》徵求意見稿標準中將發酵酸牛奶產品分為殺菌與未殺菌兩類,無論從營養還是環保的角度來看都是不值得推廣的產品。“不能因為某些企業的利益而制定出這種對消費者和社會不利的標準”。
至於在今年引發熱議的《生乳》新國標,原奶細菌數允許最大值為每毫升200萬個,而此前的標準是50萬個,被質疑保護了沒有自己奶源的大企業利益。衛生部早前曾指出,設置菌落總數的指標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能夠保護大量中小規模奶農的利益,維護奶業穩定發展。
標準化專家:
幾個標準事件 必須區分對待
標準化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郎志正昨日就對記者表示,要區分對待最近幾次的標準爭議,“金黃色葡萄球菌經過加熱就能殺死,標準留有一定餘地是比較科學的、可以接受的。但之前的生乳標準則的確有降低標準的嫌疑,是不能接受的。”
至於稀土標準,他同樣認為不能簡單地因為國外標準沒有就取消掉,而是要考慮國內情況,研究對人的危害程度、經過大量試驗科學驗證來決定。
郎志正指出,標準制定的過程中要平衡各方利益,不可以單憑企業說了算。他指出,修訂標準一般由標委會負責,而標準是否為企業所壟斷,就要看標委會秘書處設在企業內部還是研究院所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