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整個地區的“阿拉伯之春”無疑為海灣國家實現其提升政治地位的抱負提供了絕好的機遇。一方面,海灣國家因為美國的庇護和寬裕的財政而暫時度過了危機;另一方面,它們得以利用地區國家內部的政治危機迅速提升其地區影響力。卡塔爾和阿聯酋積極鼓吹針對利比亞的戰爭,成為阿拉伯國家“倒卡”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兩國還直接派遣飛機直接參加打擊卡扎菲政權的多國軍事力量。
第二,親美親西方力量增強,反美反西方勢力進一步削弱。美國以自己為中心,按照各國所推行的政策不同,將中東地區劃分為兩種力量:一是溫和親美力量,包括埃及、沙特等海灣國家、約旦、部分北非國家、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等;二是激進力量,包括伊朗、叙利亞、卡扎菲的利比亞、薩達姆的伊拉克以及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黎巴嫩的真主黨等。支持一方、打擊另一方故而成為上述分類方法合乎邏輯的結果。
儘管親美國家國內也出現了小規模的反政府運動,但並沒有動搖其統治基礎。部分由於海灣和約旦等國實施親美政策,部分由於美國難以承受石油供應中斷的巨大代價,或由於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巴林),美國不但沒有支持這些國家內部反政府運動,反而默認、甚至鼓勵海合會國家鎮壓某些國家(巴林)的反政府運動。經歷危機之後,這些國家國內繼續保持穩定,其地區影響不降反升。比如,海灣國家已經成為阿拉伯聯盟這一重要地區組織的實際控制者,並積極利用阿盟機制實施制裁和孤立叙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