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了不逃稅漏稅就無法生存的地步。”虞龍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若嚴格按照納稅標準繳納,像他們這樣的中小製造業企業一分錢都沒得賺。“所以,現在的中小企業所有的稅收幾乎都沒有交齊的。”
蔡學文是浙江安吉縣一位家具企業的老板,他感覺負擔最重的是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不管你的工廠生產還是不生產,工廠所占的土地使用稅必須要繳納,基本上按照地段來徵收,有個地區差,平均每平米大約是8到10元一年,企業的面積越大,繳得越多。”
作為經濟較發達的省份,浙江的土地極為緊缺,土地使用稅大多在全額徵收,而且最近幾年上漲得很厲害。中西部地區在這一項稅的徵收上,多有一些優惠減免政策。
蔡學文的工廠大約占地400畝,以每平方米最低標準8元繳納,每年繳納的土地使用稅大約在200萬元左右,分兩次繳納。他的家具廠每年的產值在5000萬元左右,毛利潤率以10%計,每年的毛利潤大約在500萬元左右,200萬元的土地使用稅要從利潤當中拿出來,還剩下300萬元。
再除去其他的全部稅費,工廠的淨利潤不會超過2%,即大約只有100萬元。2%~3%,是浙江大多數製造業企業的一個普遍利潤。
“這還必須得要逃稅,全部交齊的話,連本都保不住,哪有這麼高的利潤?”蔡學文說。
虞龍的做法是,企業的產值盡可能少報,在生產過程中的像購買原材料那樣的一些流通環節,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基本不開發票,以降低成本,達到少繳增值稅的目的。17%的增值稅是製造業企業稅負的又一大塊,它的徵收原理是: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之後的差額。企業主們一般會從黑市購買進項稅發票進行抵扣,盡量少開或者不開銷項發票,以此達到少繳增值稅的目的。
王勇是寧波奉化市一家塑料加工企業老板,企業的固定資產在1000萬元左右,每年的產值在500萬元到600萬元之間。每年,他大概要購買200來萬元的發票來抵扣增值稅,剩下的300多萬元銷項發票必須按17%繳納增值稅。許多像他這樣規模較小的企業很多時候無法享受到進項稅額的抵扣,其實際納稅的稅負水平和名義稅率雖然在13%~17%,但卻與享受增值稅進項抵扣的大中型企業相差無幾。
他一直想不通一個問題:他的企業毛利潤不到10%,為什麼國家要求繳納17%的增值稅?10%的利潤怎麼可能付得起17%的增值稅?“只能逼著我們逃稅。”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甚至斷言,“90%的企業不偷稅漏稅可能會倒閉。”
王勇所指的“10%的利潤”實際上已經包含了部分逃稅所得,例如,進項的時候不開發票,以降低成本價格。做賬的時候,都要做成虧損的企業,所得稅肯定是不交的。
虞龍就沒有那麼幸運。在溫州,企業被要求賬面利潤必須要做到4%以上。“所得稅肯定是要繳的,如果利潤達不到4%,稅務機關就會稽查你。”這些年,被要求的利潤率不斷調整,從原來的3.3%調整到3.8%,最後調整到現在的4.2%。
虞龍的企業曾經被稽查過一次,被要求補稅,“一開始要我們補繳80萬,後來經過公關,補了30萬。”他以為,稅率應該降低一些,這樣大家都納得起稅,也不用逃,就都開發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