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蘇聯解體與美國政治的反思
2011是蘇聯解體20周年,引起全球、特別是中國反思。蘇聯的建立象徵著把馬克思為世界資本主義“掘墓”的理想進行實踐。赫魯曉夫不斷誇耀“掘墓”,蘇聯人造衛星上天之際,肯尼迪總統嚇出冷汗。但蘇聯最終走到霸權主義歧途,毛澤東為它貼上“社會帝國主義”標簽等於判決俄國共產主義試驗失敗。
瓦爾特說,蘇聯解體使美國出乎意料地變成全球獨霸,也把美國推到一個再向前發展就走下坡路的地步。中國外交元老吳建民說,蘇聯解體20年來,“世界變得更加和平了,經濟發展了,文明進步了。”如果從狹隘的民族主義立場來理解,瓦爾特和吳建民似乎應該交換他們的話才合邏輯。
文章稱,世界資本主義只能自己壽終,別人“掘墓”沒用。列寧說資本主義腐朽不能算數,但紐約著名新聞工作者克蓮(Naomi Klein)視資本主義為“災難”就有分量了。她2007年的得獎名著《休克主義:災難資本主義的興起》(The 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把自由市場發展理論形容為“休克療法”,她譴責小布什的政策使得“災難”變本加厲。
最近幾個月的“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運動可以說是同時受到“災難資本主義”概念與開羅“解放廣場”啟示,各地的“占領”者宣稱代表美國人民“99%”,反映出美國中產階級在最近10年來每況愈下的憂郁與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