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基石 |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5日載文《林毅夫:解密中國經濟》,摘要如下:
在18世紀前的1000年,中國創造了先進和燦爛的文明,但卻在之後的150年淪落為非常貧困的國家。如今,在1979年實行市場經濟轉型後,中國再次崛起,成為世界最有活力的經濟體。是什麼推動了這些重大的改變?
在我的近著《解密中國經濟》中,我指出,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時代,持續增長的基石都是技術創新。在工業革命前,工匠和農民是創新的主要源泉。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多的工匠和農民。因此,在其歷史上的多數時候,都是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領導者。
工業革命通過以由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實驗室進行的可控制實驗取代了基於經驗的技術革命,加速了西方國家發展的步伐。這一“範式轉移”標誌著現代經濟增長的到來,也造成了全球經濟的“大分化”。
中國沒有出現類似的變遷,科舉制度是主要原因。這個制度強調對儒家經典的記憶,精英階層因此缺乏學習數學和科學知識的誘因。
大分化也帶來了希望: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來自發達國家的技術轉移,實現比工業革命先驅更快的經濟增長。但中國一直沒能利用這一後發優勢,直到它認真開始改變其計劃經濟體制。
當中國的市場轉型於1979年開始時,鄧小平採取了實用的雙軌制政策,而不是“華盛頓共識”所提出的快速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公式。一方面,政府繼續對重點領域提供暫時性的保護;另一方面,政府也向私人企業和外國直接投資開放勞動密集型領域——這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但過去一直被抑制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