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說,長期營養不良、飢餓和極度飢餓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一項衡量飢餓程度的國際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簡稱BMI)﹐它是指人的體重與身高的比值──代表身體的脂肪含量。國際上認可的“正常”BMI下限是18.5。如果一個人的BMI在17到18.4之間﹐就屬於“營養不良”﹐BMI在16.0到16.9之間屬於“嚴重營養不良”﹐BMI低於16則表示一個人“極度飢餓”。
病入膏肓的印度醫療體系根據政府的測算﹐35.6%的印度女性和34.2%的印度男性BMI低於18.5﹐印度計劃委員會(Planning Commission)撰寫的《印度人發展報告》(Indi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稱﹐“即便印度沒有處於飢荒狀態﹐也顯然是處於長期飢餓狀態。”
美國新罕布爾州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Dartmouth-Hitchcock Medical Center)執行董事、《以生物和政治學視角看飢餓》(Hunger: The Biology and Politics of Starvation)一書合著者約翰•巴特利(John Butterly)博士說﹐長期營養不良通常會導致免疫力低下﹐讓人無法抵抗“對營養正常的人幾乎毫無影響”的微生物。
飢餓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我們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讓我們接觸到印度農村地區的一系列經濟和社會痼疾﹐並讓我們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完全失效的公共食品和就業項目﹐腐敗﹐損壞的手搖抽水泵﹐年久失修的泥路﹐還有種姓剝削。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將為讀者講述這些故事﹐希望能用實證方法說明印度為何需要徹底改革其應對飢餓的方式。
印度是一個食品供大於求的國家﹐但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2011年全球飢餓指數(2011 Global Hunger Index)顯示﹐印度在81個國家中排名第67位﹐有兩億人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是世界上飢餓人數最多的國家。(全球飢餓指數根據一個國家營養不良人口的百分比﹐五歲以下體重過輕兒童的比例以及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等指標來衡量飢餓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