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制裁附帶條件
儘管目前雙方各有期待、各取所需,但是此間觀察家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理由認為緬甸與西方的“蜜月期”已經到來。
長期以來,西方強加在緬甸身上的制裁林林總總,可謂廣泛而嚴格。這些制裁包括:停止除人道主義以外的援助,禁止本國公司對緬投資,凍結緬甸有關方面和人員的資產,限制貿易往來,實行武器禁運,限制給緬軍政府高級官員以及與軍政府關係密切人員發放簽證,阻止國際金融機構對緬提供金融服務,等等。
迄今為止,在西方國家放鬆對緬制裁行動中,依然保持一致的是繼續對緬實行武器禁運、繼續對前軍政府部分高級官員和部分其他人員限發簽證等。其他方面的制裁,有的國家已經部分取消,有的國家暫緩相關制裁。總而言之,西方的暫緩也好,取消也罷,“鬆綁”都是附帶有條件的。
西方國家為什麼現在還不完全解除對緬制裁呢?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緬甸時就公開聲稱,在解除制裁問題上要“行動對行動”,也就是說緬甸有多少美國人認為的改革,美國就有多少回應行動。
同樣,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仰光與昂山素季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暫緩而不是終止對緬甸制裁在目前看來更為合適”。卡梅倫還說:“我們應該對緬甸總統在民主改革方面的努力予以正面回應”,而這些回應必須是“小心謹慎的,是在確保當下進步不會倒退的情況下進行”。
在解除對緬制裁問題上,西方國家所採取的步驟和做法不盡相同,但是它們的戰略意圖是基本一致的,也是清晰可見的,西方官員訪緬期間對媒體表達得也不含糊,即西方肯定緬甸新政府的改革努力,支持緬甸繼續進行更多改革,鼓勵緬甸出現更多變化,朝著他們希望的方向和路徑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