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人問津的福利制度
平等觀念恐怕在法國體現得最為突出。法國福利制度的核心理念是在生活順利時,所有公民都可享受到同等的、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例如教育和醫療;而在境況不好時,則可獲得必要的幫助以維持體面的生活,例如對失業的保障。
“在養老、醫療、家庭補助等方面,法國可以說是最為慷慨的國家”,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專攻福利制度的研究主任阿蘭.特拉努瓦(Alain Trannoy)稱。
特別是在醫療保險方面,不僅領薪者本人可享受,其配偶、子女及其贍養的老人也都能享受,這種連帶關係使醫保覆蓋了全體社會成員。但正是這種平等觀念,一旦對福利制度進行改革就會對社會衝擊巨大。
對退休年齡的爭論,是大選中唯一牽扯到福利制度問題。現任總統薩科齊在5年前承諾進行改革,但直到任期將要結束,才最終將法國的退休年齡從60歲升至62歲,在其間他抵住了多次百萬人遊行抗議的壓力。
中左翼的奧朗德反而對不受歡迎的62歲退休制提出挑戰,稱連續工作41年者可以在60歲退休,其他退休條例還可以商榷。
即使如此,經合組織(OECD)的法國經濟專家巴拉日.埃格特(Balazs Egert)認為當下的討論有些枉然。“應該將退休年齡與壽命長度的變化掛鈎,就不需要每5年就爭論一下是否需要提高退休年齡。”
實際上,養老金的赤字已經是法國政府赤字的一個重頭。養老金的赤字已經達到100億歐元,這些全部都由政府發行債券來填補漏洞。
OECD的埃格特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是將退休年齡與法國人的壽命長度自動關聯,這將是一種“自然的過渡”。
對於社會福利來說,除了其可持續性,對人的激勵設計也同樣重要。在法國,年齡在50歲以下的勞動力失業後可領取2年的失業保障;50歲以上則可領取3年的保障。
儘管這種機制不至於讓人因失業而窮困潦倒,但卻沒有任何機制幫助失業的人提高其工作技能,擺脫在社會經濟底層的命運。這也部分造成社會階層的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