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4月13日交通運輸部出台《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實施意見》;5月18日鐵道部發布《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5月21日衛生部下發《關於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算上上周末出台的3個政策,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有不少於6個部委出台文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相關領域。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能夠密集出台相關政策,是因為《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即‘新36條’已經頒布兩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今年6月底之前,各部委的配套政策必須跟進出台。”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記者說,“近期的各種指導、實施意見的出台無疑是會有效促進民營投資進入以前難以進入的一些重要領域。”
胡遲還認為多部委引導民資文件密集出台有助於對當前的經濟增長給予保障。他說,幾天前召開的國務院會議稱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保增長成為完成今年經濟發展任務所必須,但此次國家顯然不準備像幾年前反危機時一樣,採取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那麼,在這個關鍵時候,加大民營投資的進入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胡遲說。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認為,近期各部委引導民資文件的出台,從根本上說是國家為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採取的又一舉措,說明宏觀調控的重心正從之前的偏重貨幣、財政政策向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並重傾斜,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通過產業政策的手段來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
蔡志洲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政府總結之前的調控經驗,在強調保持信貸規模、加快結構性減稅的同時出台產業政策做大做強製造業,這有助於提升中國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保持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在蔡志洲看來,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國資等領域,一方面有利於在相關市場引入競爭,改善企業治理結構,提升企業活力和行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將資本引入實業,在減少可能存在的資本泡沫的同時提升中國製造業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