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行業正重新洗牌
曾以劉志軍為首的鐵道部發生的震盪,也深深波及了整個高鐵行業。
“劉出事,整個行業有如霜打茄子,7·23事故以來,整個產業落入谷底。”一位從事鐵路防災產品開發的人士說。
從劉志軍上台以來,鐵路建設投資從不到一千億不斷增長,至2010年達到頂峰的接近8000億,而一大批依附於高鐵的公司應運而生,大多憑借其與鐵道部官員的關係,接受大量訂單,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從7·23以來,這些公司的訂單幾乎為零。一些原本靠關係而並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由於其之前的靠山倒掉,且自身財務和管理問題,終至破產,公司老闆也被接受調查或者遠走海外。
“很多都是靠給原先的產品做維護和更新換代過日子,也就是吃吃老本。”上述人士稱,那些問題比較嚴重、跟鐵道部關係走的比較近的企業目前境況都不是很好,這給其他之前“受夠氣”的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某些細分市場由此出現“重新洗牌”的情況。
“總體來講,目前的行業風氣比之前好很多,之前貓膩最多的招投標環節現在也相對公平、透明了不少,對一些靠技術不靠關係的企業來說,增加了很多機會。”上述高鐵防災領域的人士稱。
北車集團的一位人士則稱,減少了之前的“點裝”和“領導打招呼”之後,對他們來講也減輕了極大的負擔,“下游配件供應商如果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北車作為總裝廠可以公平地按質量和價格來選擇供應商,這對降低整車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幫助很大。”
而南車株洲所一位工程師則表示,劉志軍時代的高鐵發展速度是不正常的,“一頓就要把幾天的飯吃完,是會撐死的。”
其認為,現在行業的調整只會讓其往更加健康的方向走,目前鐵道部將城際鐵路的修建下放給地方,鐵路行業對民資也開始全面開放了,未來南北車作為整個製造廠家可能會慢慢脫離以鐵道部為最大客戶的局面。“地方政府、能源企業都將慢慢成為我們越來越重要的客戶。”
該工程師還表示,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鐵道部主導的“市場換技術”,讓國內機車廠大量購買國外企業元器件,從而導致動車十分“奢侈”的現象將會隨著國內廠商自主研發能力的增強而逐步緩解。
對於未來的高鐵行業走勢,受訪的企業人士均表示,不會再像過去那麼瘋狂,但應該會有些許復甦,畢竟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還是要執行,那麼多在建的鐵路還是要續建。
而對於剛剛起步的鐵路改革進程會否隨著劉志軍案的深入而有所進展,這亦是業界頗為期待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