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陸應釋放更多牛肉
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台的“先行先試”政策,在本質上與其他地方的“招商引資”政策,並無太大差異。惟有在日前發表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19條優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台商的目光,大致如下:
在福利方面,像是給予台商子女在平潭可享受免費教育,在平潭就業、居住的台胞可參加當地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未來2020年台灣地區機動車可自由進出平潭等投資配套。
在金融方面,將在平潭島上實行“雙幣制”,允許平潭的銀行機構和台灣地區銀行之間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的帳戶和新台幣同業往來的帳戶,允許平潭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為境內外企業以及個人開人民幣的帳戶和新台幣的帳戶。
在人才方面,將承認台灣證照,同時福建省決定要建設平潭人才特區,實施“四個一千”的人才工程,使平潭島成為兩岸人才交流的先行區,也是各類優秀人才的聚集區。
在管理方面,為了讓台灣同胞參與管理平潭,平潭實驗區將延攬1位副主任(相當於副市長級)、4位副局長,加上15名國有企業單位的高級職位,副主任年薪達1000萬元新台幣,並提供3年免租金公共租賃房,就職者服務滿3年可購置1套限價商品房。雖然對於平潭管委會招聘副主任及管理人員,因為按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人民若前往大陸擔任公職將處以10萬至50萬元新台幣罰款,而衍生爭議。
在稅制方面,台商企業所得稅減少15%的徵收、個人所得稅按大陸與台灣的差額由福建省政府補貼、支持台灣金融機構在平潭設立經營機構、允許辦理新台幣現鈔兌換業務等“特殊政策”。
在大陸中央及福建省持續投入可觀資源,平均每天投入約人民幣1億元,預計今年將砸下人民幣600億元從事基礎建設,預計“十二五規劃”期間將爭取投資人民幣2,500億元,可預見在大陸“舉國體制”的作事風格以及過去廈門島的成功經驗下,想將平潭建設成另一個廈門並非空口白話。
但必須注意的是,目前平潭開發之具體內容和配套措施,尚未具體,其產業支援系統也還不完整,對台商之投資,仍存在相當大風險,這也是台灣“經建會”的顧慮所在,也是讓台商保持觀望的主因。
以近來福建省有意透過提高參股比率,鼓勵台資金融業者到平潭服務為例,在合資架構下,代表台資持股比率可能只有51%或66%,因為無法獨資,仍有無法完全掌控經營權、兩岸文化差異大等管理上的問題。而台資銀行目前已有7家在大陸設立分行,申設子行也是兩三年後指日可待之事,一旦台資銀行可以設子行,意味所有權可以百分之百掌控,而且可以在全中國大陸境內設點,為何還要屈就平潭,就算開放台閩合資銀行可以全方位辦理人民幣業務,如果範圍只及於福建省,誘因也不大。
因此大陸除了政策支持平潭之外,還需要不斷創造“獨特”的優惠來吸引台商前來平潭投資。
三、兩岸共同推動“平潭”與“高雄”互利共存
近來,大陸“平潭綜合實驗區”與台灣的“高雄自由貿易示範區”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不少人擔心將產生一場產業的拔河,因此很多人對馬英九政府籌劃的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報以厚望,希望以此來與平潭特區相抗衡。
大陸對平潭實驗區提出了與台灣的“五個共同”治理原則,計劃開出高薪要吸引上千名台灣人才,向台商招手,欲發展一個海峽兩岸同胞共同參與的經濟實驗區。而台灣則希望通過建立高雄自由貿易示範區,為台灣進入TPP(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議)作準備,最後並寄望推擴至全台灣,實現全島一體的“自由經貿島”。
兩岸各有各的打算,這也引出了近年來困擾著台灣的問題:在全球化浪潮下,讓產業走出去謀發展,或是必須根留台灣使產業在地化,兩者間如何求取互補與平衡的問題。
台灣無法擋住台商前往“平潭實驗區”,而“高雄示範區”卻需要大陸的理解及參與。台灣欲提升在地產業及經濟,唯有透過全球化、自由化一途;捨此無以提升外銷競爭力,亦難以提升就業及內需。這正是為什麼要建立從“自由經濟示範區”,到“TPP”,到“自由經貿島”之路徑的道理。畢竟,大陸是台灣的經貿腹地,台灣則是大陸在東亞的經貿觸角。
既然高雄與平潭共同的需求都是需要招商引資,“平潭”是為台商量身打造,那為何“高雄”無法為外商量身打造呢?高雄港曾經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有國際機場、港口與物流中心,加上縣市合併後,有十幾個傳統的加工區,工業區,優秀的人才齊聚在此地,工業轉型不是問題,放眼全台灣,同時兼具這些條件的,也只有高雄。
那為什麼一定要將平潭經濟實驗區與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對立起來?這二者的目標不一樣,台商參與條件優厚的平潭經濟實驗區,是個極好的為台灣經濟增產增值的機會,不可錯過;而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也應當儘快訂出優惠條例來,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來投資,包括大陸的企業。這兩個經濟區地緣接近,大可以使“平潭概念”與“高雄概念”互利雙贏,兩全其美。
四、將“平潭”與“高雄”列為江陳會協商議題
近來平潭計劃在兩岸間引發重大爭議,不僅顯示兩岸對共同開發平潭存有不同的思維及立場,更證明雙方溝通與互信程度依然不足。如何盡速有效化解爭議,不僅考驗兩岸的政治智慧也是深化兩岸合作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
先屏除台灣內部對於平潭的政治性解讀,回歸到單純的經濟面來看,平潭綜合實驗區最大的賣點,就是身為主體的平潭島為大陸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區域,也因此平潭試驗區成為了大陸海西區計劃的軸心,也是大陸方面指定為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試驗區。
大陸欲進一步提出在平潭劃設特定區域,開放台灣各市縣或社會機構管治開發的構想,目的顯然在提高平潭開發案的吸引力,並有意引進1990年代和新加坡共同開發蘇州工業區的經驗,讓台灣有更高的自主性與開發意願,體現兩岸的互利雙贏。更深一層來看,透過共同開發及管理模式,亦可為大陸建立新的開發治理模式,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政策。
從歷史經驗觀察,兩岸可參考在1990年代新加坡和大陸共同開發蘇州工業區的經驗,福建省亦曾有意和新加坡洽談在平潭移植中星共同開發蘇州工業區的經驗。因此,台灣除了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將共同開發平潭列為兩岸協商議題之外,並將高雄加入與平潭共同配合開發,把未統合的民間開發行為納入管理,為台灣總體利益角度著手,才能避免可能的風險及失序情況。
台灣若堅決拒絕平潭,高雄的規畫勢必難和中國互補平衡,兩岸各行其是,無法共創互利雙贏,兩敗俱傷。大陸方面可在江陳會上向台灣提出共同開發平潭,而台灣應該改變思維,化被動為主動,向大陸方面順勢提出平潭與高雄共同配合的議題,從互利雙贏觀點,共同安排雙方合作原則、方式與具體合作事項,化解爭議,開創兩岸經濟合作的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