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發電只是過渡階段
李秀果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過去處理垃圾最主要的手段是填埋,每個垃圾填埋場都被占用了幾百上千畝的土地,污染了土壤。他解釋,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機垃圾,在填埋中會分解,產生了大量的甲烷、液體等腐蝕土壤的物質,影響周圍居民的居住。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一種觀念,即垃圾不是毫無用處的廢棄物,而是可以加以開發利用的資源。”李秀果說,垃圾焚燒的熱量用來發電,將垃圾變成一種資源,從這個角度來說,垃圾發電比填埋要有所進步。
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專家李金良表示,垃圾處理的最高境界是資源化利用,垃圾發電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對此,李秀果表示贊同。“焚燒發電這種垃圾處理方法只是過渡階段的做法,是把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的初級階段,將來也一定會有更好的技術出現。”
李秀果補充,不同的地區垃圾的構成也會有一些差異,垃圾的處理與利用問題要因地制宜。“南方植物茂盛、雨量充沛,有機質更多,北方則不同;不同城市產生的垃圾量也不同,相對應的最合效益處理方法也不同。”他說,這就要求垃圾處理走向垃圾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各個地方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不同,合理安排垃圾處理方法,使之達到利用價值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