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5年來中國住房保障體系初步成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5 09:11:42  


 
  揚長避短突破瓶頸 機制建設全面推進

  5年的探索實踐過程,是中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完善政策的過程。

  其一,以租購並舉為前提的“住有所居”的住房制度目標在全社會形成共識。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馮俊說,從總量上看,目前城鎮成套住房套數與城鎮家庭戶數比大概在0.8:1左右,加上住房占有的不均衡,住房總量不足的矛盾還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儘管居者有其屋是數千年來的社會理想,但我們必須逐步樹立新的居住理念,即“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自1998年房改以來近14年的探索,特別是近5年來的嘗試,社會各界逐步在“住有所居”上達成共識。

  不少專家認為,建立起相對完善成熟的住房保障體系,美國用了近百年時間,新加坡和日本用了50多年,因此中國提出“十二五”保障性住房覆蓋率達到20%,正是考慮了當前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的現實國情和地方政府的實際承受能力。

  其二,以各級財政補貼和配套資金、銀行信貸資金、社會資金、個人自籌資金為組成部分,初步搭建起了中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投入長效機制。

  在財政投入方面,目前已經有中央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省市縣財政一般預算安排的資金、住房公積金增值淨收益安排的資金、從土地出讓淨收益中安排的資金、地方債券安排的資金等。

  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大批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給予了信貸資金支持。

  廣州、深圳等市採取政府與企業合作建設、企業自建、BT建設、企業與農村集體組織合作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公租房等多種模式,通過引入社會資金,加快解決“夾心層”群體的住房難問題,取得了很好效果。

  其三,符合中國國情住房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日益清晰。經過5年的大規模實踐,中國逐步理順了住房保障的範圍、標準、供應結構和配套政策體系。例如在品種上,先後出現過房改房、安居房、解困房、廉租房等10餘種,無一不是“與時俱進”、順應市場變化的結果。

  在管理分配上,各地不僅實行保障房源、分配過程、分配結果“三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還因地制宜從准入標準、審核程序、動態管理、退出執行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政策制度,讓社會信服,使百姓滿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