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國家統計局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CPI指數同比漲幅降至33個月低點,PMI指數回到“枯榮線”以上,加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平穩增長、房地產銷售同比降幅繼續收小等諸多表明經濟企穩的信號,給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帶來一絲暖意。
新華社報道,受訪的經濟學家及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將轉為穩定的溫和增長態勢,財政政策實施空間更大,而貨幣政策難有轉向。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CPI走勢可折射宏觀經濟大環境,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1.7%,與經濟增速下降、農產品供給較好、輸入性通脹因素較往年減少等因素相關。
“但這並非意味通脹壓力警報解除,”莊健說,“隨著未來經濟增速企穩回升,需求和消費水準回升,加之明年糧食能否實現十連增、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能否穩定,都可能帶來內部通脹和輸入性通脹。”
“通脹數據較為敏感,反彈風險不可忽視,CPI數據年內保持回落態勢並非意味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有所擴大。”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說。
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這一與實體經濟興衰聯動的指標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50的臨界點之上。趙錫軍指出,不能簡單認為經濟已走出萎縮,只能說經濟形勢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歐美經濟低迷、成本壓力增大等因素需獲得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