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領導人的上述思考來看,在爭取長期和平並建構制度化保障問題上,兩岸是有高度交集點的。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飽嘗戰禍之苦,深知和平之珍貴。而6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曲折歷程,也同樣深刻表明和平的重要與寶貴。無論是海峽兩岸的共同繁榮與發展,還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乃至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在呼喚著兩岸的長期和平。為此,如何建構長期和平的制度化保障,已經非常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十八大報告適時提出加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化建設,正是反映了這一發展進程的客觀需求。
深刻把握兩岸關係發展規律
積極推進科學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位,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飛躍。十八報告中的對台工作論述以及所提出的目標與方向,正是把握規律、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與推動對台工作的具體體現。
1、繼續堅持黨的大政方針是對台工作的科學發展之本。在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一以貫之地提出了推進祖國統一要堅持與貫徹的大政方針,即三個堅持: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三個堅持繼承了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的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突顯了大陸對台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1958年10月由毛澤東起草、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申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從而奠定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鄧小平根據祖國和平統一形勢的發展變化,創造性地提出
“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江澤民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在港澳順利回歸以及與台灣分裂勢力的鬥爭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對台方針政策。1949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的全部實踐告訴我們: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最重要的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這是我們的寶貴經驗。
2、“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論述,體現了大陸對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與把握。十八大報告再度強調“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刻闡明了和平統一與和平發展的辯證關係,指出和平統一的路徑是首先要確保和平發展。有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論述,在海內外曾一度引起不必要的擔心和疑慮,認為大陸過多地強調和平發展,其結果並不必然會導致和平統一,也有可能導致長期維持現狀,甚至導致和平分裂。而且,在兩岸關係瀕臨戰爭邊緣的情況下,大陸不僅沒有大力度地強化硬的一手,反而一再突出和平發展,這樣會相對淡化兩岸的和平統一,使統一的目標離我們越來越遠。這樣一種看法,實際上是把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相對立、相割裂。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如果不能解放思想,大膽排除“左”的干擾,和平發展就難以成為大陸對台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應該說,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論述,是根據台海形勢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而提出來的,完全符合兩岸關係的發展規律。應該指出,和平發展不僅是和平統一的必經階段,而且也是實現和平統一後的長期不變的追求目標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實現兩岸長期和平發展,才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和平發展成果又將為兩岸人民所共享。這也正是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之原因所在。
3、再度闡明兩岸關係和平統一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十八大報告提出,要“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從而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這是全面審視台海形勢後而提出的推進祖國統一的階段性任務,體現了對台灣社情民意的深刻認識。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說到底仍然是如何爭取台灣民心問題。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告台灣同胞書》中正式提出“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以來,大陸積極貫徹實施這一政策,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積極與重要作用。但由於兩岸長期分離而造成的隔閡一時難以彌合,兩岸在若干重大歷史與現實問題上的分歧,短期內尚難以找到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仍然錯綜複雜,這就決定了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實現和平統一仍然是一個長期過程。鄧小平曾深刻指出,雖然我們希望早日完成統一,但“實現和平統一需要一定時間”,“解決台灣問題要花時間,太急了不行”。“因為我們精力要花在經濟建設上,統一問題晚一些解決無傷大局。”2005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渥太華會見華人、華僑時也強調,實現統一還需要長期時間,要和“台獨”分裂勢力堅持不斷鬥爭。這些論述都表明要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條件的重要性。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的另一意義,是同時提出警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可能一直是直線前進,對兩岸關係出現反復的可能性仍應保持清醒認識。
4、全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要求,提出了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具體路徑。十八大報告從四個方面提出了鞏固、深化以及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的路徑:一是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二是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三是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四是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與此同時,還提出了政治商談的三個具體議題,即: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兩岸政治議題的商談難以回避,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客觀要求。只要我們勇於面對,不斷創造條件,就一定能夠找到兩岸都可接受的破解之道。
十八大報告還向民進黨再次伸出橄欖枝:對台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與此同時,報告還提出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因此,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和平發展當然會出現各種波折,我們對此有充分思想準備並會直面挑戰。但是,不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出現何種反復,都不能影響我們堅定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既定方針政策。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2月號,總第18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