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重回“雙軌制”?
人民幣匯率從8月下旬重回升值軌道的同時,外匯占款並未大幅回升,尤其是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更在低位徘徊。
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張斌指出,央行外匯占款變化反映了央行對外匯市場干預力度的大小:2003年初至2011年9月,央行平均每月在外匯市場上淨購入2075億元人民幣等價的美元;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央行在外匯市場上平均每月淨干預量只有100億人民幣等價的美元。這說明,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出現了趨勢性下降。
最近幾個月,央行在市場上購匯量更是明顯小於其他金融機構購匯量。9月所有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新增1307億元,但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僅增加20.4億元;10月所有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新增216.25億元,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僅增長10.84億元,是9月增量的一半。
“央行不干預,則其外匯占款和基礎貨幣供應不增加,只能靠逆回購滾動供給流動性。”招商證券[微博](8.29,0.07,0.85%)研發中心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
一方面減少外匯市場干預、降低被動性基礎貨幣投放,一方面將逆回購操作常態化、主動調節市場流動性,央行今年下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調控無疑彰顯出更多獨立姿態。
張斌認為,為了維持匯率穩定,過去多年來貨幣當局持續干預外匯市場,導致相應的大量基礎貨幣投放,成為宏觀經濟過熱和物價上漲壓力的源頭,貨幣當局的利率政策運用也受到嚴重制約。
人民幣再度面臨升值壓力,是減少干預允許人民幣更大幅度波動,還是像過去那樣繼續大幅干預市場進而謀求匯率穩定,考驗決策者的智慧。
“好制度來之不易,如果因為一時得失再度大幅干預,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仍是一句空話。應該給市場更多信心,相信從中長期來看市場的基本面因素會把人民幣匯率調節到一個合理水平上。”張斌續稱。
從目前來看,央行仍在“挺住”不干預。但與此同時,中間價維穩帶來的人民幣頻頻無量“漲停”已成為市場難以承受之重,亦有可能導致匯率重新回到“雙軌制”。
中金公司指出,短期來看,較高的貿易順差、FDI的持續流入以及歐美經濟復甦依然緩慢使得市場的結匯需求難以下降,如果央行不通過主動購匯投放貨幣進行干預,而採取逆回購增加銀行間流動性,那麼短期將導致人民幣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高位,較高的息差收益將進一步推高人民幣,不利於經濟復甦,長期會提升全社會的資產負債率,增大債務風險。
“央行未來將何去何從,是頂住壓力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還是重回干預的老路,尚不得而知。但不管央行是否選擇干預,都不影響人民幣匯率在四季度繼續向上的基本趨勢。”謝亞軒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