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北京朝陽區,大約300多名京沈高鐵沿綫居民集會,抗議擬建高鐵綫路從密集居民區通過,并對相關環評的公正性提出質疑。來源:人民網 |
彰顯時代進步
期盼京沈高鐵早日建成的遼寧網民,希望因環評引發的爭議盡早結束。“你們體會不到,交通閉塞、經濟較落後的遼西北人民是多麼看重這條高鐵線路,拖延意味著寶貴發展時間的浪費!”王浩說。
有沈陽網民則認為,其實北京居民最害怕的除了噪音,還有緊貼鐵軌的房屋會貶值,但這條又無法獲得法律的支持,只好拿環評說事。“我們的聲音被反對者掩蓋了。”
對於上述說法,前述鐵三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環評製作單位不僅重視支持者的意見,也重視反對者的意見。不過他承認,當前強大的反對聲音,是影響環評通過的一個重要因素。最為尷尬的是,即便根據居民建議提出了改進措施,也很難讓所有人接受。
這位負責人說,不同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比如,很多人就認為,將星火站改造成高鐵的一個中停站,將使得該片區的地產升值,但有人卻持完全相反觀點。“在過去,一個項目的環評拖延這麼長時間的情況並不多見。”他不無感慨地說。
京沈高鐵環評難獲通過,也被解讀為是鐵道部與環保部的暗中角力。有媒體報道指出,環保部此前曾經叫停過兩個高鐵項目,即膠濟鐵路客運專線、天津至秦皇島的高鐵專線,但最終都被忽視。“不排除環保部在京沈高鐵上,改變一直被鐵道部輕視的慣例。”一位接近環保部的人士說。
中國建設管理與房地產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才亮表示,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居民的反對意見受到重視是時代的進步。過去,個人利益要無條件服從集體或國家利益。而現在的提法是,國家利益也要顧及個人利益。“任何項目都必須依照環評法做好環評,採取必要措施,消除噪音等對沿線居民的影響。”他說。
按照環評法規定,環保部將在收到環評報告書6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京沈高鐵環評事件如何收場,近日即將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