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賬倒逼“雙軌制”加速改革
此前有觀點提出,今後“雙軌制”改革不得不要由虛入實,由點及面,盡快推行,也是日益嚴重的養老金空賬倒逼的。就在胡曉義副部長講話的前幾天,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了由鄭秉文教授主編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報告顯示,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收支缺口達767億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空賬規模繼2007年突破萬億元大關後,再次突破2萬億元,達2.2萬億元,而且空賬規模從有權威記載的2006年以來一直在快速增加。
有人認為,正是由於數千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長期享受這種“不繳費,高標準”養老金超國民待遇,加速了養老金缺口的擴大。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解釋說,在目前的“雙軌制”模式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拿的退休金並沒有占用企業職工繳費的養老金,其中,公務員的養老金直接由財政撥付;事業單位情況比較複雜,全國3000多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大約有2000萬人在上世紀90年代參加了改革,他們也繳費了,剩下1000萬人沒有參加改革,則依然由財政撥付。因此,“雙軌制”與日益擴大的養老金空賬沒有關係。
但換個角度看,“雙軌制”的存在卻有可能占用國家可動用的財務資源,如果今後國家不必再為這些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金進行撥款,則這筆巨額資金可以用以充實企業職工的養老金缺口。因此“雙軌制”的並軌對解決養老金空賬問題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此外,養老金“雙軌制”越晚並軌,未來改革的壓力和成本就會越拖越大。以業已開始試點的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為例,改革後,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會被納入社會保險,但由於事業單位人員過去沒有繳納過社保卻被視為已繳納,沒有繳費的個人賬戶裡沒有積累,卻要按照積累形式發放養老金,這就與上世紀90年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改革時,“老人”和“中人”虛賬實記造成巨大的改革成本進而引發養老金空賬問題的情況一樣,越晚改革,這部分“虛賬實記”的年份和規模就會越大,將來政府需要彌補的這個窟窿就越大,改革的難度也就越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鄭秉文提出,不要再做試點,直接啟動全面改革,可以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來過渡,即改革從新入職的年輕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入手,減少改革阻力。
不管怎麼說,“雙軌制”合併統一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能再紙上談兵,必須拿出勇氣和魄力,把這塊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的硬骨頭啃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