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經濟發展
19. 要解決房屋、貧窮、老年社會和環境問題,必須有持續的經濟增長,所以促進經濟發展是政府的首要目標。我在任內會堅守量入為出的原則,堅決維持香港簡單稅制和低稅率的營商環境。
政府的角色
適度有為
20. 經濟要發展,政府就要“適度有為”。我認為在市場可以發揮優勢的時候,政府不應干預,只要提供公平競爭的平台。但當市場失效、未能發揮功能,政府一定要有所作為。過去半年,政府以政策具體說明了對“有所作為”的拿捏。當住宅供不應求,政府提出及落實“港人港地”,減少非港人買入本港住宅,優先滿足港人置業需求;推出買家印花稅;以及用行政手段停收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都是政府“適度有為”的例子,也初步取得成效和受到社會認同。
經濟政策
21. 經濟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全球重心東移;二是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實施,中國經濟會出現新的發展大潮。
22. 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過去30年,香港參與內地改革開放,功在國家,利在香港。憑藉香港的優勢,配合適度有為的政府作用,香港可以發展多元產業,滿足港人創業、投資、經營和就業需要。我們要將產業“做多做闊”:要“做多”,必須發揮優勢,增加現有產業的業務量;要“做闊”,就要在現有產業內增加門類,並且開拓新的產業。
23. 為此,我們要制定全面的產業政策。我馬上會宣布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高層次、跨部門、跨界別地研究如何用好香港固有的優厚條件,和國家給香港的機遇;並力研究擴闊經濟基礎,促進長遠發展的整體策略和政策,檢視有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行業。“經濟發展委員會”下設“航運業”、“會展及旅遊業”、“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及“專業服務業”小組,負責向政府提出具體建議。
香港和國內外的經貿關係
香港和內地
24. 政府會加強對外經貿合作。內地方面,特區政府做好G2G(政府對政府)工作,全方位提升香港和內地省市的經貿關係。我們會以點連線: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和經貿樞紐,香港是點;與其他省市的合作,我們要連線,同時會用好《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25. 我在政綱中提出建立CEPA聯合工作小組。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已達成共識,完善現行落實CEPA措施的機制,增設聯合工作小組。內地一方由商務部牽頭,相關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參與,港方由工業貿易署帶領,按業界意見,針對遇到較多障礙的行業,重點協助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解決問題。
26. 香港和廣東是近鄰,互相依靠,優勢互補。因此,擴大和深化粵港合作,有深遠的策略性意義。政府將會從全面落實CEPA、充分利用香港服務業進入廣東的“先行先試”政策,以及按照《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大力推動粵港在金融、現代服務業、產業合作、國際航運、物流、貿易、會展、旅遊、環保,以及建立優質生活圈和社會管理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並全面推展粵港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對接。
27. 中央政府在廣東省以“先行先試”的方式擴大香港服務業的准入。實踐證明,“先行先試”政策可以更充分發揮香港向內地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的優勢。我上個月在北京述職期間,向中央提出了把“先行先試”的範圍,由廣東省延伸到泛珠江三角洲的其他省區。這個提議得到中央的正面回應和重視,我們將會盡快與中央有關部委和省區開展工作。
28. 現時,特區政府的4個內地辦事處,設於北京、廣東、上海和成都。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我們建議在武漢開設經貿辦事處,同時亦正研究在其他多個城市設立聯絡處的可行性。
29. 我亦要求各駐內地辦事處提升職能。首先,每個辦事處將設立專責人員,加強聯繫在內地的港人和團體,盡力提供資訊和協助。二,除駐京辦和駐粵辦外,在駐成都辦增設入境事務組。三,擴大政策調研,加強收集內地港人的數據,了解生活情況和服務需要,並分析全國性政策為港人帶來的機遇和影響。四,辦好“內交”,加強與內地各界的溝通和宣傳。同時,我們會研究整合特區政府和香港法定機構駐內地辦事處的工作關係,包括貿易發展局和旅遊發展局,以更有效協助在內地的港人港企。
30. 我們會重組“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成為“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擴大職能,以涵蓋香港與內地所有地區的經貿事宜。委員會將就加強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的政策和策略,包括如何協助香港企業開拓內地市場,提出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