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英媒:中國超越?美國仍在遙遠的山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1 14:35:57  


 
  日本同樣如此,作為一個島國,其先天稟賦有限。上世紀上半葉日本侵華,在某種意義上說,正說明日本經濟強盛的脆弱性,只有依靠中國的資源,方可立足未來,很多當年侵華的日本高級軍官和政府官員,在對華戰爭之時,既驕傲自大,更有隱藏於內心的恐懼,在某種意義上說,徵服中國是日本無可選擇的必然之路。但是,既然歷史沒有給予日本這個機會,在未來,日本將是一個會被日益邊緣化的國家。日本的崛起,只不過是得益於中日之間現代化的時間差,在中國尚處於中世紀乃至半封建社會時,已經脫亞入歐的日本,對於中國有一個體制上的比較優勢。日本失去了徵服中國的機會,即等於失去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永久機會。

  而其實,早在100多年前,就有日本人洞察到其未來宿命。而民國時期富有遠見的中國人,如國民黨的蔣百里,共產黨的毛澤東等人,正在此基礎上,預見到中日之間經過持久戰後,日本必然失敗。

  同時,日本和德國的崛起,某種意義上具有依附性。二戰後兩國均由美國占領和完成現代化改造,其殘餘的封建制度,被逐步掃清。美國逐步將其培養成衛星國,他們共同的特性是:高素質的國民及由此造就的豐富人力資源、貧乏的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可以納入美國的體系,而不太可能成為獨立的不可控的經濟體。與美國經濟的巨大互補性,是日本、德國迅速崛的重要原因,台灣、韓國某種意義上也是走的這條路。

  先天的缺陷,使日德缺少成為世界強國的基礎。縱使美國衰落,日德也無能力取代,新的霸主誕生之後,日德仍然只能成為未來主流經濟體的互補性力量,這是日德等類國家的宿命。

  均勢競爭使新興國家無法成為中心

  本次全球金融危機之中,關於新興國家興起,並逐步取代傳統強國的假設,已經普遍流行。

  《全球通史》的作者,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理阿諾斯曾提出了一個廣為流傳的 “遏止領先”法則:在轉變時期起先最發達和最成功的社會要改變和保持其領先地位將是最困難的。相反,落後和較不成功的社會則可能更能適應變化,並在轉變中逐漸處於領先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