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漁業糾紛近一段時間以來成為東亞海域引發多國矛盾衝突的導火索。中國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的統計顯示,1989年至2010年,在南海海域共有約750艘中國漁船、1.13萬名中國漁民遭到過外國船只的攻擊、襲擾或扣留。南海周邊其他各國近年來相互之間漁船被驅逐、扣留事件也越來越頻繁,經常造成外交糾紛。近一段時間以來,《環球時報》記者赴柬埔寨、泰國和菲律賓等國採訪,許多當地官員表示,南海出現的由漁業引發的矛盾和互相爭奪漁業資源的亂象,很大程度上與南海周邊各方沒有有效的漁業協定相關。中外許多學者認為,雖然南海周邊各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劃分仍存在很大爭議,但在漁業領域的合作可以成為相關國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一個很好突破口,並由此向其他領域的合作擴展。中國和馬來西亞就已經進行了3次漁業合作談判,促成了中馬漁業合作論壇的召開。
菲漁民希望與中國漁民和平相處
《環球時報》報道,3月上旬,記者從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驅車向西北方向行駛,大約3個小時左右就到了蘇比克灣附近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小鎮——奧龍加坡。奧龍加坡鎮位於菲律賓主島呂宋島西北部的三描禮士省,面臨南海,與黃岩島直線距離約為125海裡。去年中菲黃岩島事件爆發之際,菲律賓曾單方面宣布將黃岩島改名為帕納塔格礁,並劃入三描禮士省管轄範圍。
穿過蘇比克自由港,在一輛三輪摩托車的帶領下,記者找到當地最大的漁村——布瑞吉村。漁村約有居民1000多人,全部靠捕魚為生,村裡的主要建築是由簡易木板搭成的小屋,一個緊挨一個擠成一片。記者看到,當地政府為漁民修建的公共廁所也被村民改造成房屋,整個村子最好的建築是一棟用水泥磚搭建的基督教禱告室。
看到背著照相機的記者,不少孩子和漁民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有的向記者兜售當地水果、有的說帶記者出海游玩。一位叫喬治的漁民在讀一本小說,他對記者說,“村裡的漁民世代以捕魚為生,說不清有多少年了,雖然不算富裕,但生活沒有問題,不出海時就聚在這裡打發時光,或者賣點小東西補貼家用,但去年中菲發生衝突時,漁民捕魚受到影響,出海的次數也減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