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國要不斷發展和提升中美兩國與亞太國家之間的溝通協調,力爭實現中美與亞太各國的和平共榮。中國一直主張在亞太地區不追求“一家獨大”,相反則更希望與亞太國家形成“命運共同體”,用自身的發展來惠及周邊國家,實現亞太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另一方面,美國仍是目前亞太事務最大的外部介入力量。因此,中國應在未來進一步加強與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對話與合作,加強與美國在亞太事務上的磋商與協調,最大程度與美國加強溝通與協調,避免誤判,化解分歧,減少矛盾,避免中美雙方在亞太事務上的紛爭和摩擦,實現中美兩國與亞太國家的和平發展,互利共贏。
台灣在美國再平衡戰略體系中如何定位
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步伐的不斷加快,進一步圍堵中國大陸的行動不斷升級。而近年來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及文化實力均大幅提升,中國大陸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美兩大國之間圍堵與反圍堵的博弈格局中,台灣作為弱勢一方“兩大之間難為小”,在政治上“選邊站”的空間不斷限縮,未來將面臨更加棘手尷尬的境地。
長期以來,台灣在亞太戰略格局中基本採取中立的立場應對複雜多變的地區局勢。2012年以來在南海、東海領土主權爭端問題上,台灣當局一方面受到美國的制約,一方面又害怕被大陸“統戰”,因此保持政策中立,處於失語狀態。台灣之所以面臨兩難境地,就是一方面台灣與大陸之間有著緊密的經濟合作與人員往來,兩岸經濟依存度不斷加大,台灣經濟發展必須要依賴大陸的提攜與兩岸合作;另一方面,台灣又要依賴美國在政治、軍事上的保護,借助美國的勢力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影響,這也是台灣無法在短期內割捨的。因此台灣面臨的是魚和熊掌如何兼得的問題,如何處理兩者的平衡關係,對台灣而言的確是一大挑戰。
就台灣的所謂安全問題來講,台灣過去長期依賴美國,未來台灣的安全將依賴於兩岸和解合作,和平發展。而現在台灣的所謂安全架構處在兩者轉型過渡的中間階段,這就成為台灣處在戰略困境的一個結構性、歷史性的根源。要想解決這個結構性難題,主要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要靠時間。經過相當一段時期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遷,特別是中美兩國的實力變化、兩岸關係的發展,台灣所處的外部環境將會發生變化,台灣的安全架構也將隨之發生改變;二是要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展。兩岸和平發展事關兩岸人民切身福祉,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不能停滯更不能逆轉和倒退。
對於台灣當局來講,不論是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執政,都應當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和平發展。兩岸不斷增進政治互信,深化經濟合作與各領域交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兩岸和平發展,台灣將自身的安全基礎由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轉變為建立在兩岸互信合作、和平發展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