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的底氣
在多數人看來,中國產業升級的問題太多,實現程度不高。甚至有評論認為,支撐中國進行產業升級的環境還不夠。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主任、《中國產業升級報告》課題組組長張永軍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坦言,在現階段,中國產業面臨的問題,主要在於產業結構不合理、三產比重過低以及產業分布地區不均衡方面。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產業轉型面臨較大的國際競爭壓力。
“但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可以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堅實基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國外需求這三大需求既促進了產業升級,同時也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支撐。”張永軍認為,居民消費比重的提高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結構升級促使產業結構調整。消費結構的升級需要合理的產業結構支持,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具有約束作用;同時,合理的消費結構又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具有導向作用,二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只有產業上能夠生產消費升級的產品,才能產生實際的消費升級,同時由於消費升級的需要,也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此外,張永軍表示,產業結構調整的實現效果可從三次產業結構反映出來。2012年第一產業占GDP比重為10.1%,基本與2011年持平;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5.3%,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提高。從製造業內部結構看,2012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2%,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2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速9.5%,低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0.5個百分點,工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發展與經濟結構調整相互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產業結構轉變的戰略目標。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報告》認為,“新四化”是中國產業升級的有力支撐,而產業升級與技術運用,也正在成為“新四化”順利實現的基礎,促進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