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穀文勝建議,各地的年度供地計劃不能是一本“籠統賬”,而應細化到每季度、每月、每一幅地,才能穩定市場預期,也便於房企制定拿地計劃,促進市場理性競爭。
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認為,房價堅挺,“地王”回歸,會增加政府調控的難度,但是,既定政策又不能走過場,還要保持一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可見政府調控面臨著兩難的處境。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說,一方面要嚴格執行限購、限貸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快使已建成的保障房投入供應,而相應的考核、問責等程序也要及時跟進,發揮實效。
撬動銀根地根,建立“長效機制”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股市、基金等資本市場長期低迷,不能實現多數人的資本“保值增值”的願望,加上土地財政的無可替代性因素,地方經營土地的衝動難以遏制,以至於樓市“保值增值”的作用明顯,因而資金不斷湧入這一市場。
今年3月27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繼續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財稅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漸進。金融改革要在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發展多層次主板市場方面推出新的舉措。加快建立房地產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記者了解到,針對“長效機制”的相關調研正有序進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本屆政府樓市調控的“關鍵一招”。
業內人士指出,建立房地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不能只一味地限制房價及購房需求,而應該在加快土地供應、改革“土地財政”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顧雲昌等人建議,要調整財稅體系和中央地方事權體系,加快建立替代稅種、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多予少取”,使地方政府的土地依賴切實降低。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認為,必須遏制樓市作為“投資品屬性”的不斷膨脹。
該院研究發現,商品房量價水平與貨幣政策的周期性變化密切相關,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刺激房地產業發展,引發房價上漲;緊縮的貨幣政策會抑制房地產業發展,引發房價下跌或上漲幅度趨緩。
“與其試圖撇清房價與貨幣政策的關係,不如採取切實可靠的行動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並建立健康的資本市場、豐富人們投資渠道,來為樓市合理‘減壓’。”陳晟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