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足南亞、爭當世界軍事強國的軍事思想指導下,印度推行“地區性有限威懾”的軍事戰略。根據這種戰略,印度平時把45%左右的陸、空兵力部署在西部邊境,突出“進攻態勢”的特點;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邊境,保護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縱深地區,作為戰略預備隊和內部治安力量。
其中,印度陸軍的部署重點針對巴基斯坦,印度總共有35個步兵和裝甲師,僅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和印巴正式邊界上就部署了20個師。在中印邊境地區也部署了近10個師。
對此,傅小強表示,從地緣政治和軍事戰略上看,印度一直將中國和巴基斯坦作為最大的對手,其中中國是潛在的對手,而巴基斯坦是現實對手。從印度陸軍的部署方向來看,其重要針對的對象是中巴,無論是防守方向還是戰略武器的配備都可以看出,印度陸軍主要以對巴和對華為主要防範目標。
有分析稱,印度此前對中國採取“守勢防禦”態勢,即在中印邊境建立大縱深立體化的防禦體系,保持邊境地區局部兵力優勢,近年來則逐步向“攻勢防禦”轉變。
印度軍事戰略已轉變為以“先發制人”為要旨的“懲戒威懾”戰略,要求陸軍從常規突擊軍種向戰略打擊軍種轉型,必須重點發展戰略性打擊力量,具備立體進攻、遠程打擊和快速反應能力。
印度陸軍為何要實現轉型?上海社科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中亞-南亞”論壇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胡志勇認為,印度一直追求世界大國的目標,為了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印度軍隊這幾年開始採取進攻戰略。陸軍戰略也順應了這一趨勢,最明顯變化是從之前的常規打擊升級為“快速反應部隊”。“印度軍事戰略的演變服從於印度國家戰略的變化,這是冷戰後的其軍事戰略的最大改變。”
據胡志勇介紹,目前印度在中印邊界地區部署了45個營的准軍事部隊,也即印方所說的邊防部隊,印度計劃到2015年再增加9個營,屆時,數量會達到54個營。印度這一軍力部署,可以看出它對中國採取了“防禦”態勢。
“此外,南亞地區還有巴基斯坦與印度抗衡,出於地緣政治的需要和印度國家戰略的需要,印度陸軍不得不在印巴邊境部署大量陸軍以應對來自巴基斯坦方面的突發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