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會從美蘇的方案中挑選一種,但最有可能的顯然是美方所奉行的戰略。近些年來,中國的造船工業開始積極建造各種新型艦艇,這其中也包括大型戰艦。從目前的發展趨勢推斷,中國海軍有望在今後數年內開始在太平洋水域展開巡邏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航母攻擊群無疑是用來保障在太平洋各區域存在和展示軍事實力的最佳方法。
除了航母艦隊的發展戰略外,航母的建造數量也是一個必須提及的問題。目前,中國海軍僅擁有一艘尚未具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有關中國到底需要多少艘航母的觀點存在著巨大差異,之中最為流行的一種看法是,中國需要建造5—6艘航母——其計算方法非常簡單:中國海軍由三個艦隊組成,每支艦隊至少應配備一艘航母或是各組建兩個航母集群。不過,從中國海軍現有的規模可以推測出,即使是規模最為龐大的戰略—戰役軍團——北海艦隊,也只有能力裝備一艘航母。當然,考慮到北海艦隊裝備有攜帶戰略導彈的核潛艇,如果按照蘇聯運用航母的理論,該艦隊在航母分配問題上或許會具有特殊的優勢地位。
在確定航母編隊發展方向的同時,中國還需解決數量龐大且異常複雜的技術問題。首先需要面對的是動力系統。“遼寧艦”裝備的是蘇聯大部分大型艦艇所採用的蒸汽輪機,中國今後新建造的航母可能會選擇核動力裝置——中國此前已擁有的為核潛艇設計反應堆的經驗將會促進航母用核動力系統的研製。不管怎樣,為航母研製核動力系統都將耗費中方大量的時間。因此,中國建造的首批新型航母仍將會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裝置。
事實上,當前所有裝備航母的國家計劃都曾經歷過由蒸汽輪機向核動力裝置過渡的發展道路。例如,美國海軍直到本世紀初仍同時裝備著使用兩種動力裝置的兩型航母,其最後一艘裝備蒸汽輪機的“小鷹”號航母直到2009年才退役。法國也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建造首艘核動力航母——“夏爾.戴高樂”號。在此之前,蘇聯也曾計劃建造其首艘核動力航母——“烏裡揚諾夫斯克”號。但由於經濟、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問題,該艦的建造工作從一開始便充滿波折,在蘇聯解體後,其建造計劃終被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