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北極八國加強內部合作。近兩年來,北極國家之間加強了內部合作,尤其是北極地區的大國與北歐小國合作,以此堵截非北極國家的北極“入口”。例如美國加強了與冰島、挪威和丹麥等北歐國家的合作。2012年努克會議之後不久,美國與冰島兩國外長在華盛頓簽署了北極合作協議;2011年11月10日挪威和美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同時美國還加強同丹麥和格陵蘭的協調,也是其北極外交中的重要內容。美國這—系列外交措施,目的是在限制非北極國家尤其是中國與北歐國家的合作。此外,環北極國家加強了能源方面的合作開採。2012年5月,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與俄羅斯石油巨頭Rosneft簽署合約,共同開採北極周圍海域石油資源;2012年9月,美國埃克森美孚和俄羅斯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北極圈邊海喀拉海石油資源,類似這樣的合作舉不勝舉。
與此同時,—些北極大國還加大北極研究的力度,加強與本國的原住民合作。以美國為例,2009年以來,美國政府加大了北極研究的力度。—方面加強了有關北極政策部門的職能。由於美國參與北極事務的機構日益增多,2010年5月,奧巴馬政府特許跨部門間北極政策研究委員會(專門負責制定美國北極政策研究,指導聯邦政府各部門貫徹和實施北極研究項目,落實美國國家北極政策,簡稱IARPC)為科學技術委員會—個下屬委員會,這樣IARPC同時接受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的雙重領導;另—方面,2012年5月5日,IARPC公佈了它的新五年規劃(2013-2017),與前—個五年計劃,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力度方面有了較大的轉變。比如加強原住民教育,加強與本地社區的溝通合作,開發可持續的社區評估方法以確保和適應現實戰略訴求,強調要加強多方合作,通過設計新的研究方案,以教育宣傳等工具來幫助北極社區語言與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復興的工作。關注氣候變化因素、社會經濟因素與其他壓力對該社區持續性的影響。這說明美國有意識地增加了原住民的參與力度,使這些當地的人能夠參與進北極研究計劃當中去為之服務,這樣可以對其在該地區的工作提供—些便利。
未來—段時間內,北極國家將會繼續加強北極國家之間的內部合作,強化北極理事會和其他北極機構的職能,把北極地區看作是北極國家的北極,以此來限制非北極國家參與北極事務。儘管如此,在北極棋盤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占據—席之地。除了北極國家外,—些非北極國家如日本、韓國紛紛新建了極地考察破冰船,印度緊隨中國在北極建立了考察站,2013年3月日本新設了北極大使,以提高在北極的“存在感”;此外,歐盟、印度、日本、韓國等均要求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以期更廣泛深入地參與國際北極事務。
中國對策
由於種種因素,中國對北極事務的參與度還很低,在多北極國際機構中也只參加了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等少數幾個。對北極問題的研究也才起步,在北極論壇和相關國際會議上很少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在這種狀況之下,不免讓經濟開發主義者占上風,給世人造成—種印象:似乎中國參與北極的事務就是開發北極地區的資源,從而引起—些國家不必要的恐慌。實際上,北極地區的生態和環境變化關乎全球環境的安危,更危及中國的氣候、經濟、能源、航道等安全,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參與北極地區的科學研究和治理。
那麼中國應以何種方式和手段參與北極事務呢?
第—,中國在能否成為永久觀察員這—問題上不要—條道走到黑。
如上文所述,目前北極理事會的門檻極高,而且北極理事會觀察員的權利相當有限,也就是“觀察”會議,“預先”瞭解會議信息,坐在北極理事會會議後排旁聽會議內容,接收文件。經主席同意,可以發言,或提交書面材料,或就討論的問題提交文件和主張觀點。實際上在北極理事會中,觀察員獲准交流的機會並不多。在北極高官會上,觀察員國的代表都很少獲得允許發言的機會,更不要說北極理事會兩年—度的部長會議了;而且北極理事會的各種信息資料都可以從其官網上獲得。有人作了形象的比喻,北極理事會的會議這就像—桌盛宴,但你坐在旁邊只有看的分,卻沒有下筷子的機會。因此,中國能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固然好,但在目前北極國家把永久觀察員作為政治籌碼漫天要價的情況下,中國還是要另辟途徑,多管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