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文訊》雜誌依然在搖擺。2006年,原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賣給了長榮集團,雖然長榮集團對《文訊》慷慨,當時允許雜誌社還可以在大樓中繼續辦公十年,不要房租。可到2016年,“大限”將到,“按照我們的經濟能力,是絕對租不起的。”封德屏說。
台北市政府去年曾幫《文訊》尋找場地,台北一些國中、國小有閑置的教室,封徳屏也去看了,“我們資料多,老樓的承重力不夠,得修補,所以還得花大筆錢,政府的意思沒有辦法給”。後來也去看了其他的地方,“他能提供的就這樣了,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了”,周旋一圈,封徳屏還是選擇了募款,“搬出去還是要一大筆錢,與其期待政府有一個好的文化政策,不如我們自己先站穩。”
於是,封徳屏決定帶領《文訊》進行台灣文學史上鮮見的一場拍賣。
台灣民間團體的主體意識
“社會力量永遠是大於政府的力量,我們過去的思維是依賴,其實不對,因為真正的民間力量是必須要開發出來。力量在民間。”
台灣的民間文化團體主要“靠自己”。
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和《文訊》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但也“愛莫能助”。李瑞騰強調:“台灣文學館是第一線服務機關,所以我們的服務對象當然就是廣大的參觀民眾;另外就是廣大的文藝界、學術界對台灣文學有興趣的人。所以《文訊》本身需要的任何東西跟文學館無關。”
雖然在拍賣資金上不能支持《文訊》,但是多年來,《文訊》雜誌與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台灣文學館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因為很難找到這樣有實力能做資料統整編纂的單位。90年代,台灣文建會曾兩次委托《文訊》雜誌編輯《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一書,類似的書還有《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灣文學年鑒》等等,2007年,台灣文學館也曾委托雜誌社編輯《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類似的還有《張秀亞全集》、《尋找創作現場》等文史性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