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再次全面展開。1995年10月,我國開始從空軍殲、強擊機飛行員中選拔首批預備航天員。空軍和國防科工委展開了預備航天員的首輪選拔,對象是飛行600小時以上、飛行等級3級以上的空軍飛行員。
據媒體報道,這次選拔對參選人員身體素質的要求極其嚴苛。最具有“航天”特色的是航天生理功能檢查,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為“特檢”。檢查項目包括在離心機上飛速旋轉,測試受試者的各種超重耐力;在低壓試驗艙測試受試者上升到5000米、1萬米高空時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轉座椅和秋千上檢查受試者前庭功能。此外,還包括下體負壓等各種耐力測試。
面對各種嚴酷測試,空軍飛行員們沒有退縮,而是積極參與其中。1996年夏天,初選合格的楊利偉接到通知,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參加臨床體檢。他提前3天就去了,護士開玩笑說:“你也太積極了吧!”
據聶海勝自述,他當時放棄了提拔的機會,瞞著妻子參加航天員選拔。憑著良好的體質和優秀的飛行能力,他一路過關斬將,才走進了航天員的隊伍。
翟志剛在參加航天員選拔時,也曾遭遇過妻子的“挑戰”。當時選拔到最後20人大名單時,需要家屬體檢。翟志剛的妻子告訴他:“如果我有問題,就跟你離婚,好漢做事好漢當。”最後,他們不僅沒離婚,這名“好漢”妻子還當上了航天員夫人。
經過6年嚴格的選拔,1998年,14名來自空軍部隊的飛行員摘下飛行徽標,換上了鑲嵌著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成為“921工程”中的首批航天員。此後,陸續飛天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都在這首批14人名單裡。此外,14人名單裡還包括李慶龍和吳杰兩名航天員教練。
歷經“神六”“神十”兩次飛天任務的聶海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道:“那時候只知道激動,只覺得自己幸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