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首先要面對2014“縣市選舉”及黨主席選舉,而這兩項選舉,各派系為了爭取基層選票和黨內資源,很有可能向民進黨的鐵票“獨派”靠攏,那麼各派系就很有可能在兩岸政策論述上傾向於蘇貞昌為代表的“保守派”。2014中期選舉過後,面臨即將到來的2016“大選”,各派系必然要在兩岸政策議題上進行重新調整,這時候誰的政策論述最有可能被中間選民接受,被大陸和美國認可,那麼誰的勝算就更大。這段時期也將是民進黨內各派系兩岸政策論述重新轉向“交流派”,甚至是超越目前“交流派”的重要階段。
第三,民進黨內部的派系競合又將呈現出怎樣的走勢?
以目前來看,民進黨內部最具實力的派系是蘇系、蔡系與謝系。自去年以來,動作最頻、最大的當屬謝長廷;蘇貞昌雖然也頻頻發招,但基本上屬於步步為營,穩固陣腳;而黨內另一天王級人物蔡英文卻展現出老謀深算的一面。
蔡英文雖然在去年“大選”失利後主動辭去黨主席,但她在民進黨內卻始終不甘人後。她成立“小英基金會”,頻頻為自己造聲勢,彰顯政治影響力依然不落人後。面對謝長廷與蘇貞昌的明爭暗鬥,蔡英文選擇了坐山觀虎鬥的態度。蔡英文選擇在謝長廷訪問大陸以及黨內舉行“華山會議”之際外訪,既不對謝長廷訪陸之行加以評論,也不對蘇貞昌主導的兩岸政策研討會發表意見,顯示出城府極深的一面。
蔡英文的如意盤算是,借蘇、謝二人兩岸政策路線之爭及黨內各派系的反應,暗中掌握黨內兩岸政策的尺度和界限,更可從蘇、謝二人的經驗中把握黨內鬥爭的路線與方向。蘇謝爭鬥,黨內必然出現新的盤整期。蘇謝兩敗俱傷,此時蔡英文便會坐收漁翁之利,再次展現昔日“派系共主”的實力,憑借自己的年齡優勢以及日漸成熟政治經驗,在黨內一統江山,為自己出征2016“大選”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如今的民進黨,在兩岸路線之爭下,或將引發更多的深層矛盾及更大的競合博弈,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注定前路漫漫,荊棘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