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屋子人,小田還是感覺有點寂寞。“同在一個屋檐下,大家卻互相都有防備心。”租客流動性大,有人從不說自己的職業,小田的泡面、零食消失是常事兒。“開始沒在意,直到發現包裡的錢少了一二百時,才警惕起來。”
小田說,大家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不同,有的加班回來晚、有的半夜了還在大聲講電話,有的整夜看電視劇。“夏天來了就更難熬,有人的床上都是零食渣子,臟衣服堆滿盆也不洗。”
小田向記者坦言,像她住的這種群租房,在這個樓裡不止一間。“經常跳閘斷電、下水道堵塞、樓道裡垃圾亂扔、大晚上還有人噪音擾民。”小田說,“我能明顯感覺出周圍的鄰居看我們的眼神,人家不願意和我們說話,有時候都不願意跟我們坐一趟電梯。”
“一間‘廚改’,便宜還要1500元”
海淀區稻香園小區東側就是中關村電子城,這個小區裡很大一部分租戶都是與 IT 有關、懷揣夢想的外地年輕人,他們自稱為“IT 民工”。雖然尚在 IT 產業鏈的底層,但那些崛起的電遊首富、頂尖網絡工程師的傳說,他們天天耳濡目染。所以,儘管居住在狹窄的合租屋裡,但每個人都堅信自己未來能住進一個大房子。
在稻香園小區裡的一套三室一廳,程龍租住了一間“廚改”。“廚改”就是由廚房改成的出租屋,墻上還貼著廚房特有的白瓷磚。雖然管線已被拆掉,但固定管線的架子依然突兀地伸出來。90厘米的單人床和一張電腦桌就將這個“廚改’塞滿了,筆記本電腦斜放在床上,行李箱擠在床腳邊。程龍說,之所以半天沒開門,是因為必須要挪開一些東西才能下地開門。
盛夏的北京悶熱無比,但“廚改”裡卻連電扇也沒有。程龍說,如果別的屋打開門窗,“穿堂風”還是很涼快的,但多數時間,每個房門都是緊閉的。程龍說,“廚改”的租金比其他屋便宜,每月1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