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7月25日民進黨對中政策擴大會議(華山會議),主題是“如何處理九二共識”,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的發言稿,以及林濁水“策略家蘇起失算連連”的批評長文,頗能代表國、民兩黨完全相反的兩岸思維,值得進一步分析。
“九二共識”的三個“沒料到”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今天在該報發表文章說,蘇起表示,他在2000年4月扁上任前發明“九二共識”,是“希望讓執政的民共兩黨能繼續溝通和解,從而保護台灣的利益”、“希望它的模糊性可以掩蓋一中與台獨間不易調節的矛盾”,但後續的歷史發展,卻意外發生三個“沒料到”:沒料到“中共接受、民進黨不接受”;沒料到“九二共識被痛駡多年,而且越被罵,越有名”;沒料到“九二共識成為國共2005及2008談判與和解基礎”。
其中,第一個“沒料到”最關鍵,後續兩個“沒料到”,其實只是“中共接受、民進黨不接受”之後的必然延伸。蘇起的失算有二:首先是以為民進黨在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接受“目前國號為“中華民國”之後,應可在“中華民國憲法”上找到台獨論述轉型的迴旋空間,但沒料到民進黨的台獨理念仍然如此堅定,拒絕接受帶有“模糊一中”內涵的“九二共識”。
其次是以為中共會繼續堅持1992年以來要求兩岸論述明確化的傳統,不容許有各說各話的模糊空間,除非兩岸共同接受“一中原則”,否則兩岸關係就難以走向正常化。但沒料到中共在歷經1999年李登輝的兩國論衝擊,以及2000年台灣首度政黨輪替之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重新評估兩岸現實,更急於在兩岸論述上與在野的國民黨先建立共識,寧可接受模糊的“九二共識”作為國共聯手反台獨的共同起點。
文章指出,民進黨既然在2000年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接下來當然只能“痛駡多年”,但“九二共識”卻因此“越被罵,越有名”,後來成為2005年連戰破冰建立國共平台的互信基礎,並成為2008年馬政府上台之後兩岸陸續簽署18項協議的核心論述,最後還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首度納入黨代表大會報告,正式成為中國大陸的決策文件。
“九二共識”:政治虛構轉化為兩岸互信符號
林濁水對“九二共識”提出三點批評:
一、台灣人民普遍不知道“九二共識”內涵。
二、“九二共識”只是國共共識,並非台灣共識,仍然反映出藍綠分歧,例如民進黨民調顯示,68.4%泛藍支持、63.7%泛綠反對“九二共識”。
三、“九二共識”是“中共鎖定國民黨的國家定位,以便進一步消滅‘一中各表’的通關密碼”,尤其在2013年6月吳習會上,吳首度提出“一中架構”,習不再提“九二共識”,蘇起顯然“誤判了國民黨的抗壓力”。
三點批評,主要也在第一點,亦即有關“九二共識”的歷史真實性。民進黨認為儘管1992年發生過香港會談,但並不存在“九二共識”的史實,當事人也否認有口頭共識存在。陳水扁“總統”曾試圖以“九二精神”取代“九二共識”,正是“承認有會談、否認有共識”的典型作為。2012年蔡英文參選“總統”,也公開指出“九二共識不存在”,是“虛構的產物”。連最熟悉兩岸事務的扁英都如此主張,也難怪台灣人民普遍不了解“九二共識”內涵。
正因為1992年國共兩黨並未在“一中原則”或“一中各表”取得共識,“九二共識”既然無法提出正面內容,國共兩黨只好轉向負面表列,共同改以“反台獨”作為“九二共識”的主要內涵。這種明顯的政治操作,當然會引起獨派政黨的反彈,因此凸顯出“九二共識”的藍綠分歧本質。
問題是,即使“九二共識”起初只是國共兩黨為了聯手反台獨、方便兩岸建立互信的政治虛構,但政治虛構與政治現實相生,只要執政的國共兩黨都願意以此為促進兩岸合作的方便前提,“九二共識”就會產生兩岸互信的效果。誠如蘇起所言,關鍵在兩岸如何產生互信,而不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互信是水下看不見的冰山,而‘九二共識’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先有互信,才有名詞”。對民進黨來說,關鍵不在是否接受“九二共識”,而在如何與中共建立互信,才有可能提升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