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絕身邊人以對待孩童的方式來照顧自己。他起初不希望父母送他來北京上大學,最終還是因為母親說“半年都見不到你了”,才心軟“讓父母陪同”。但是,他會跟別人強調,“我是獨自走完報到流程的”。
有時候,他顯得像一個年輕的紳士。他和同伴並排走路上,會關切地說:“學姐,請走在裡面。”吃飯時,有同學吃得滿嘴是油,正在尷尬地翻包找紙巾,他雙手遞過去一張潔白的紙巾,溫和地說:“不介意使用我這張吧?”
儘管範書愷一直想抹去年齡在自己身上製造出來的痕跡,但是他還是無法抗拒,13歲、清華大學、神童、狀元……這些詞匯,一旦被人們組合起來,會塑造出一個廣受矚目的神童形象。範書愷正是頂著這種奇異的光環,走出山西的小縣城,一步跨進清華大學的門檻,又被聚光燈收攏到舉國視野中。
正當範書愷在京城贏得目光的同時,他的家鄉忻州市河曲縣,也在分享這份驕傲。8月23日,山西新聞網忻州頻道的頭條推薦,是“河曲13歲男孩進入清華讀機械工程系”。他的母校河曲中學,也為此掛上了紅色的橫幅。不久前,當地教育局為範書愷撰文一篇,文章的標題直接明了——《河曲“神童狀元”範書愷》。文中寫他,“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被人們廣為傳誦”。
範書愷的高中老師苗建明自豪地說,“範書愷是我當班主任帶出來的第一個清華生,也是河曲縣第8個考進清華的人”。
當然,範書愷至今還是這8個清華生中,在金榜題名時歲數最小的。他的成長進行曲比同齡人快了好幾個拍子。他5歲上小學4年級,7歲升入初中,13歲就考進大學,而且是全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
範書愷很小時,就顯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那時,他只有兩歲,同齡孩子剛開始說出完整的句子,他已經會認讀許多漢字,能做乘法運算。他沒有上過幼兒園,在父母的教授下,5歲前已學完小學課程。4歲那年,父母想把他送進小學讀三年級,因為校長擔心“年紀太小會在樓道裡摔倒”,才沒能讓兒子的學齡再提前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