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香港,今日不僅被新加坡超離,也被亞洲其餘兩小龍韓國和台灣拋離。問題症結何在?筆者認為,社會的極端政治化,反對派煽動政治鬥爭,導致社會內耗、民生停滯、基建規劃受阻、經濟發展空轉、產業轉型淪為空話等等,都是當中原因。而“佔中”若不能得到阻止,勢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需引起市民的高度警惕。
據大公報報道,民建聯議員鐘樹根撰文指出,同為亞洲城市的香港與新加坡,由於兩者都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歷史背景相似,人口結構和數量相近,經濟活動也是以轉口港、商業和服務業為主,因此經常被人拿來比較。而事實上,星港在不少國際排名榜上皆出現激烈競爭,例如貨櫃港吞吐量排名、經濟自由度排名、政府效率排名等等,正因如此,星港兩地才被稱為現代版本的《雙城記》。但故事發展下來,香港卻漸呈墮後之勢,各類排名被星洲扒頭,令人擔憂這個雙城故事將如何持續下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發表新施政藍圖,其中最受港人矚目的,是宣布增加置業資助,確保月入低至1,000坡元(6,083港元)的星洲基層家庭,也有能力購買1房1廳的組屋,變相“有工做就有樓”。
新加坡獲得跨越發展
在香港,“置業”是每個家庭的夢想,看見星洲人民可以獲得政府資助買樓,難免恨得牙癢癢。雖然有學者認為,星港兩地情況有別,難作比較,但一些反對派人士仍乘機“抽水”,指星洲政府施政的積極進取反映出特區政府如何不濟雲雲。筆者卻認為,本港發展落後新加坡,源於反對派煽動政治鬥爭,導致社會內耗、民生停滯、基建規劃受阻、經濟發展空轉、產業轉型淪為空話。
上世紀作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香港,向以擁有高效率、高速度的政府、公僕團隊和商業運作而聞名。但回歸16年以來,港政治環境日趨複雜,反對派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和選票,愈來愈傾向使用激進和炒作等手段,將政制發展、房屋和經濟議題政治化,令政府施政寸步難行。觀乎今次新加坡政府提出的資助置業、增加土地供應建屋、擴建機場、搬遷貨櫃碼頭、終身醫療保障、改革教育等措施,感覺上似曾相識,因為香港特區政府其實也有類似計劃提出,例如增建第三條機場跑道、增加土地和資助房屋供應、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醫療融資、研究15年免費教育等等。那些評論指香港政府不如星洲,沒有施政藍圖的言論,實在是有欠公允。
|